400-688-2626

信用污点7年“解冻”

来源:杭州网 2009-10-19 14:18:03

10月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让我国的征信立法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其中首度提及“负面记录保留期”问题:“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

    10月13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让我国的征信立法步入了实质性阶段。其中首度提及“负面记录保留期”问题:“征信机构不得披露、使用自不良信用行为或事件终止之日起已超过5年的个人不良信用记录,以及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超过7年的个人犯罪记录。”

    这使那些有信用污点的人觉得打个信用翻身仗“还有希望”。

    核心观点

    绍兴网:

    符合国际惯例

    能保护信用和隐私

    “信用污点”7年“解冻”,符合国际惯例。国际上,一般“信用污点”只保留7年,信用卡逾期记录仅显示过去2年。超过保留期限,负面信息就会从个人信用报告中被删除。

    “信用污点”可删是为了更积极地保护信用。以后租房子,或者找工作,都可能会面临要求出示信用记录的情况。信用有污点,后果很严重。“‘信用污点’可删,确实是个令人高兴的消息。”一位房地产老总说。

    银行业人士提醒,这对个人隐私的保护也是一个很大的变化和进步。而且按照国外很多国家的做法,现代社会信用越来越重要,每个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信用。

    东南商报:

    污点要消亡更要知情

    不能只是银行说了算

    “信用污点”消亡的时刻,意味着重塑信用机会的到来。但是,更重要的是,个体应该拥有对信用信息的知情权。

    有网友提出:信用是双方的,用户应该维护好自己的信用,银行也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既然信用对每个人都很重要,那银行也得谨慎对待,能通知的通知,能避免的避免。

    一个顺理成章的建议是,正式出台的征信管理条例应该明确,如果给储户记上信用污点的话,那么银行应该事先通知储户,听取储户解释。如果双方不能取得互信,那则应该寻求第三方介入。

    法律界:

    7年或5年之内呢

    7年或5年之后,信用污点不能被披漏,那么7年或5年之内呢?比如,我只因疏忽,有了几十元的不良信用记录,那是不是在5年之内,我还是要背负个人信用不良的包袱呢?五年之内我的个人借贷行为,在银行就应有不平等的对待吗?人生能有多少个5年啊!这样的话,我会不会为几十元的信用污点付出了过大的代价!

    因此,笔者认为:负面信用记录7年或5年后不得披漏,还只是一个笼统性的规定。若想真正的做好客户与银行的诚信工作,更好的保护客户与银行双方的利益,还需依具体情况逐步细化。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广东:未经许可不得用微信组团出游


互联网 2017-10-31 15:40:00

2017年两会十大热点前瞻


互联网 2017-03-12 23:56:14

央行扩大首套房认定范围


网络 2014-10-01 23:01: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