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8月1日讯(实习生 孙丽娟 王雅琦 YMG 记者 孙向晖)7月29日上午9时许,来烟台旅游的孙先生,在长途汽车站附近一家商店购买了一瓶某品牌饮料,意外获得了“再来一瓶”的奖项。而兑奖时却被店主告知没有该产品
水母网8月1日讯(实习生 孙丽娟 王雅琦 YMG 记者 孙向晖)7月29日上午9时许,来烟台旅游的孙先生,在长途汽车站附近一家商店购买了一瓶某品牌饮料,意外获得了“再来一瓶”的奖项。而兑奖时却被店主告知没有该产品,不予兑换。此时,孙先生看到商店里明明还摆着这种饮料。
与孙先生有同样“遭遇”的人屡见不鲜。家住莱山区的王女士说,一次,她买了一瓶这个品牌的饮料,回家打开后发现中了“再来一瓶”的奖。她让孩子回去找店主领奖,可此时的店主拒不承认这瓶饮料是在她家买的,最终没能兑换。有消费者反映,饮料在活动期限内,本可到任何一家零售店兑换奖品,而实际情况是只有少数销售商愿意当场买当场兑,有的销售商直接拒绝兑换。
在采访中,一家街头的小百货店主人抱怨说,有些批发商并未将“再来一瓶”兑奖的货多供给他们,如果只是为消费者兑奖,他们就不会盈利,反而可能会造成亏损。许多摊主手上都积压了不少中奖瓶盖,他们也没办法。搞促销,却以失去诚信为代价,这品牌算的什么账?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