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银行面临国内信用风险高过次贷威胁
来源:上海金融报
2009-07-16 17:29:12
本报讯 (记者何慧)著名的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昨天发布了名为《中资银行面临的国内信用风险高于次贷危机的威胁》最新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国内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以及或将出现的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外部需求萎缩,中资银行面临日益严峻的国内信用风险,而因
本报讯 (记者何慧)著名的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昨天发布了名为《中资银行面临的国内信用风险高于次贷危机的威胁》最新报告。报告指出,由于国内宏观调控力度加大以及或将出现的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外部需求萎缩,中资银行面临日益严峻的国内信用风险,而因全球信用危机而引发的市场风险则仍可控。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师廖强表示,中资银行并未在目前的全球信用市场危机中独善其身,但相形之下更大的威胁来自国内,而且这种威胁在日益逼近。近年来中资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从而推高信用风险。由于国内宏观调控措施力度加大,以及或将出现的美国经济衰退可能导致外部需求萎缩,中资银行在维持资产质量上,面临日益严峻的国内信用风险。尽管贷款质量大幅度恶化目前看尚不太可能,但倘若出现这种情形,将对评级造成负面影响。而市场风险尽管清晰存在且威胁不断加大,但总体仍可控制。
尽管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将众多国际银行卷入其中,但由于大多数中资银行在该市场的涉足规模较小,因此对它们的直接影响有限。其中中国银行的风险最高,截至2007年9月底,中国银行持有的美国次级房贷支持证券和相关债务抵押债券从6月底的96.5亿美元降至79.5亿美元。但另一方面,中资银行企业贷款业务所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2008年该业务的不良贷款率可能会显著增加。因为信贷紧缩政策可能对边际借款人的偿还能力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关注类贷款恶化为不良贷款,而且贷款增速放缓也令稀释作用降低。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昆明信息港
2017-11-23 09: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