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证实,历时3年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诚信工作实施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已进入收官阶段,9月就将全面结题上报教育部,等待面向全国高校推广。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将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
西南大学证实,历时3年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诚信工作实施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已进入收官阶段,9月就将全面结题上报教育部,等待面向全国高校推广。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将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并计入系统接受统一评分。(7月15日《重庆晚报》)
为构筑社会的诚信基石出谋划策,这当然值得肯定,但诚信并非一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爱情是复杂而多变的,它随着个体的生理状况,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的变化而变化。彼时的真话与真情,到了此时,不一定还是真实的、可靠的。大学的诚信评判体系与评价者,又拿什么去量化这种感情的“真实指数”呢?其不但难以测准情侣间的爱情的真实可靠性,反而是对公民诚信的一种潜在伤害。
另外,这种爱情诚信测试还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诚信测评者将主观测得的不准确的“爱情纯正度”,粗鲁地放进学生的个人档案,给用人单位作为评判学生是否诚信的依据,这实际上是将公民的个人隐私提供给别人。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可以知道学生的操行表现与特长技能,却无权知道别人曾爱过谁,在情感上曾伤害过谁或被谁伤害过。如果仅以构筑社会诚信大厦为由,便去侵入公民的个人感情领地,那么,到头来会给社会带去新的“不诚信之痛”。共建社会诚信,需要耐心与智慧,需要行为的本身合法、合理、合情,而非以家长式的姿态去“管天、管地,还管孩子的恋爱”。
我纳闷,这种明显不妥的课题研究子目,究竟是怎么进入堂堂教育部的重点研究课题的,而且还兴师动众,弄了三年之久。鲁迅先生早就将文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帮忙”的,一类是“帮闲”的。笔者认为,恋爱进诚信档案这一课题,像极了一部“帮闲”力作——帮教育部门官员弄个绣花枕头,替一些官人脸上绷一下面子,当然学校也顺便赚回点政策或款子,岂不美哉!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