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很雷很帮闲的“恋爱诚信档案”

来源:潇湘晨报 2009-07-16 09:26:29

西南大学证实,历时3年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诚信工作实施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已进入收官阶段,9月就将全面结题上报教育部,等待面向全国高校推广。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将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

  西南大学证实,历时3年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当代大学生诚信工作实施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已进入收官阶段,9月就将全面结题上报教育部,等待面向全国高校推广。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将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并计入系统接受统一评分。(7月15日《重庆晚报》)

  为构筑社会的诚信基石出谋划策,这当然值得肯定,但诚信并非一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爱情是复杂而多变的,它随着个体的生理状况,特别是人生观、世界观、爱情观的变化而变化。彼时的真话与真情,到了此时,不一定还是真实的、可靠的。大学的诚信评判体系与评价者,又拿什么去量化这种感情的“真实指数”呢?其不但难以测准情侣间的爱情的真实可靠性,反而是对公民诚信的一种潜在伤害。

  另外,这种爱情诚信测试还侵犯了公民的个人隐私。诚信测评者将主观测得的不准确的“爱情纯正度”,粗鲁地放进学生的个人档案,给用人单位作为评判学生是否诚信的依据,这实际上是将公民的个人隐私提供给别人。用人单位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可以知道学生的操行表现与特长技能,却无权知道别人曾爱过谁,在情感上曾伤害过谁或被谁伤害过。如果仅以构筑社会诚信大厦为由,便去侵入公民的个人感情领地,那么,到头来会给社会带去新的“不诚信之痛”。共建社会诚信,需要耐心与智慧,需要行为的本身合法、合理、合情,而非以家长式的姿态去“管天、管地,还管孩子的恋爱”。

  我纳闷,这种明显不妥的课题研究子目,究竟是怎么进入堂堂教育部的重点研究课题的,而且还兴师动众,弄了三年之久。鲁迅先生早就将文人分成两类:一类是“帮忙”的,一类是“帮闲”的。笔者认为,恋爱进诚信档案这一课题,像极了一部“帮闲”力作——帮教育部门官员弄个绣花枕头,替一些官人脸上绷一下面子,当然学校也顺便赚回点政策或款子,岂不美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孔晓艳代表:推动个人信用立法


北方网 2017-03-08 09:44:54

“一人闯红灯,全家学交规”超出公民义务


内蒙古新闻网 2016-08-22 09:27:15

个人信用贷款可网银自助搞定


网络 2014-10-21 21:21:57

失手虚拟信用卡对阿里的影响


网络 2014-03-23 22:06:5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