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贷款剧增引发隐忧
来源:证券之星
2009-07-14 16:14:34
来自国内外的分析表示,中国经济可能继续保持高增长,但贷款增加过猛引发疑虑,因可能推升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通胀。 据中国官方《人民日报》报道,时至年中,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对于遏制经济下
来自国内外的分析表示,中国经济可能继续保持高增长,但贷款增加过猛引发疑虑,因可能推升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通胀。
据中国官方《人民日报》报道,时至年中,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推出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对于遏制经济下滑、防止通货紧缩、提振市场信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署名经济形势分析估算,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可能接近8%。这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经济大幅下滑、失业率急剧攀升形成了鲜明对比。
报道也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作用巨大,但在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财政收入下降较多,财政政策持续扩张难度加大;银行贷款快速飙升,社会公众的通胀预期有所抬头。
而央行最新调查就显示,47%的城镇居民在安排支出时选择“更多地储蓄”,升至历史最高,仅有15.1%的城镇居民选择“更多地消费”,降至历史最低。由此可见,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国经济,既有上行的动力,也有下行的风险。
就中国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达到创纪录的超过7万5000亿元人民币(1万6000亿新元),标准普尔发表《信贷快速增长是否会威胁到中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报告表示,随着信用风险程度的加大,今年国内银行的资产质量可能将恶化。
标准普尔信用分析员廖强表示,2009年国内银行的资产质量可能进一步下滑,但应保持在可管理的水平,而关键在于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若中国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则在未来2至3年内银行的资产质量大幅恶化,但据目前的经济展望,中国银行体系应能抵御资产质量恶化;不过,不同银行的信用状况可能将出现分化。
此外,野村证券发表的研究报告表示,受助于激进的刺激政策,中国经济似乎正在强劲复苏。该机构已经将2010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上调至10%,同时重申2009年8%的增长预期。
野村也认为中国人民银行没有必要再进一步降息。主要原因是流动性状况已经非常宽松,贷款增长已经非常强劲(5月份年同比增长了30.6%),并且经济活动指标正显示出积极的动能。随着2010年通胀压力的再现,野村预期中国人民银行明年将会加息81基点。
该公司也预期2009年第四季度直至2010年将会出现温和的消费价格(CPI)通胀,但因为充裕的流动性供给可能会影响通胀预期,资产价格通胀的风险正在上升。事实上,今年晚些时候中国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因为其经济基本面远远好于大多数其它经济体。这可能会为经济增添更多流动性。
报告指出,假如资产价格通胀确实在近期重现的话,这可能会使政策制定者陷入两难境地,因为他们会因害怕扼杀经济复苏而不愿及时采取激进的紧缩政策。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北京青年报
2015-12-23 10:48:00
中国宁波网
2014-01-16 19: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