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识穿陌生人 身份网掘金诚信市场

来源:21世纪经济 2009-07-03 14:52:47

移动用户张明(化名)看了看来应聘的家庭保姆的身份证,于是发送了保姆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到“10665110130103”。短信很快回复了“否”的信息,于是张明果断地

    移动用户张明(化名)看了看来应聘的家庭保姆的身份证,于是发送了保姆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到“10665110130103”。短信很快回复了“否”的信息,于是张明果断地拒绝了该应聘者。虽然,张明花费了五元的查询费(不含通信费),但却让他免除了可能受骗的噩运。

    “如何判断陌生人的身份,每个人在社会中都经常会遇到,这就是我们的市场。”国政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宝升告诉记者,张明使用的就是公司旗下身份网的一项服务内容。

    杨介绍,当用户把身份证信息送到身份网时,网站将会对该信息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当身份号与姓名不一致时,肯定是假;当姓名和身份证号一致也并不能认定是真,因为身份证上有三个关键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照片。当三点都具备时,才对应着真实的一个人,这时系统就会就送回来进一步比对照片,“这样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物流公司聘请司机时,考生考试时,可以说只要是跟陌生人接触,都会有需求。”

    诚信“采矿者”

    在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活动中的今天,与陌生人接触,出现欺诈现象愈加突出。

    据相关的统计,仅截至2006年,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已经背负欠费高达200亿元;在银行疯狂发卡的竞争中,信用卡诈骗也屡见不鲜;个人车贷、房贷的审批过程中,虚假信贷造成的坏账不在少数;互联网上,每3分钟就发生一起诈骗案例。

    于是,网络实名制和手机实名制的争论时常引发热议。但在网络实名和手机实名都还只是提议的阶段,对陌生人信息的查询就产生了极大的一个市场需求。对国政通而言,除个人用户外,被欠费困扰的电信运营商、被信用卡欺诈缠身的银行、被虚假资料搅局的保险公司,以及新兴的电子商务显然是个很大的金矿。

    据杨宝升介绍,2001年成立的国政通具备全国固定网和移动网电信增值服务运营资质,并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多家银行达成合作。

    但目前,国政通的这种模式只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渠道,它只起到了一种帮助用户整合查询的功能,国政通替用户所查询的信息都是来自其他资源库,如:身份证比对信息是与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合作。

    “实际上,许多信息个人都可以自己来查,但是效率会很低。”杨宝升说,比如一个来自黑龙江省却在北京工作的保姆,你要查她的户籍以及其他的信息,则要到黑龙江当地去查,这对个人和机构而言都非常不方便,而国政通可以利用IT网络来查询。

    此外,用户可以自己提交信息,国政通可以把用户信息提供到第三方权威进行比对,然后把比对真实一致的信息放在一个专属于该用户保护的号码下,这个号码专属于该用户,密码由用户掌握。

    “这个号码可以展现你的真实,同时保护你的隐私。”杨宝升说,当银行或其他方面让你提交信息时,你可以直接把身份通号给对方,上面就有经过认证的所有信息,“此外当不是你主动提交信息的方面想要查询时,比如有银行要查看你的信息,国政通马上会通知你,你可以决定接受还是拒绝。”

    游离法律的边缘

    在2005年推出上述业务之后,国政通的做法曾引起市场和广大公民的恐慌和抵触。他们的主要担心是,当这么多重要的信息都被一家公司掌握时,如何能保证这些信息的安全和不被盗用?是否意味着个人信息和隐私被国政通给记录到了它的数据库?如果是这样,将是一件很“令人恐惧”的事情。

    尤其在“分众无线短信门”事件发生后,民众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大大增加。今年2月28日,《刑法修正案(七)》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其中新增了对个人信息的更严格的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对此,杨宝升表示,国政通的业务并不是“想查谁就查谁,想怎么查就怎么查”,而是公民个人向有关机构或交往个体(“核查人”)主动提交身份证件,核查人才将被核查人主动提交的姓名、身份号码等信息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通道进行查询,除此之外,不提供任何其他信息,“这只是可以做到对已知信息的真伪核实,当核查人不知道被核查人的公民身份信息时,便无法进行核对。”

    据统计,自公民身份核查服务开通以来,已为银行、金融监管机构、电子商务、公证等行业累计核查1亿余次,发现了400万起疑似假证信息。“在该服务推出4年多的时间里,并没有出现因身份信息泄露而被侵害的案例,因此这种模式是安全的。”

    杨宝升称,国政通并不拥有任何公民身份信息,这些信息只存在于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国政通只是提供了对这些信息进行核查的渠道和技术手段,并开发了部分增值服务,同时国政通提供的服务并不妨碍公民直接查询相关身份信息。

    “与我们相比,欧美经营诚信业务的公司幸运得多。”杨宝升表示,因为欧美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早并且成熟,信用也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需求而生并发展,如在欧美市场上已经形成了Intelius、Trans Union、Experian和Equifax等诚信公司巨头垄断的格局。

    杨表示,这些公司完全是在竞争中确定自己的地位,而不是靠着相关部门的授权。国外政府虽也存有各种信息,但主要起维护作用,并且每个政府部门只有数据的一部分,如婚姻库只有婚姻状况的数据。

    按照目前中国的国情,现阶段一些数据还比较敏感,如证件的照片本来没有关系,只是反映一个人的物理特征,在美国的白页可以查到,但在我国目前只有黄页,没有白页,也没有明确的限定,哪一类信息属于隐私,哪一类属于可以查询的范围,“因此国政通目前在国内做的只是一个通道,因为我们还没有明确的法律。”

    各类逐鹿者的困局

    杨宝升提到的国外巨头之一Trans Union(全联)是任何一家中国诚信企业的梦想。

    自1988年起开始提供美国全国性消费者信用调查报告,全联的数据库中的2.2亿消费者姓名和档案资料,覆盖北美的美国、加拿大、维尔京群岛和波多黎哥。信用报告的网上销售每年已达 4亿次,其他传统方式查询更达150亿次之多,总营业额超过68亿美元。

    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网民最多的国家,以及网络游戏、博客、论坛、网上购物和C2C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越来越成熟,网络经济将再度起飞,无疑将大大推动诚信市场兴起。

    据相关统计显示,中国的信用产业总体在1000亿元规模左右。该行业由于具备低成本高利润的特征,且目前在中国尚属朝阳行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的逐鹿者。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参与者包括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托银行征信局的数据库)、中国信用网(自建个人信用数据库)、鹏元征信(深圳个人征信数据库)等机构。

    此外,也有公司开始开发细分的垂直诚信市场。6月24日,北京博雅春秋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林鑫告诉记者,公司建设的民办高校教育网已经于5月份开始运行,主要为每年300万-500万的民办学校毕业生提供服务,可以实现民办证书的真实性核查和公正,以及学生档案的数据化管理。

    不过,这些机构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因为政府性质,央行征信中心商业化程度低;鹏元征信尽管起步较早,但是其主要集中在企业征信,并且仍是深圳区域性公司;中国信用网是市场运营模式,但其以学生为主,产品使用利益不明确。

    “很多公司存在裁判员和运动员不分的现象,我们虽然没有数据库,但都是在用户的资源上做,可以去他们的数据库中查。”杨宝升认为,国政通这样依托较为独立数据源公司的模式,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聚美优品又陷售假风波


网络 2015-01-08 23:30:13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