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高考前,教育部发出“五项禁令”, 五条禁令是:一、严禁高一高二在校生参加高考;二、严禁利用无线通讯工具作弊;三、严禁组织或参与群体性舞弊;四、严禁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他人考试;五、严禁骗取高考报名资格
2009年全国高考前,教育部发出“五项禁令”, 五条禁令是:一、严禁高一高二在校生参加高考;二、严禁利用无线通讯工具作弊;三、严禁组织或参与群体性舞弊;四、严禁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他人考试;五、严禁骗取高考报名资格参加考试。违规考生将取消考试资格,有关人员将依法依纪处理。(2009年06月06日12: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教育部高考前发出的“五项禁令”,对规范考试行为,确保考试公平,将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我们从“规定”中的一个个“严禁”来看,又不能不有所感慨,一个选拔人才的国家大考,考了几十年了,为什么到头来,作弊行为越来越多,舞弊行为越来越严重?我们的民族还有没有诚信了?当我们看到每条“严禁”所针对的作弊、舞弊行为时,我们不能不感到当下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诚信教育的失败和缺失。
如若不认帐,我们不妨看看一些学校和师长的行为能不能培养出恪守诚信的学生。某些学校的球队为了参加国际上的中学生赛事,领导不惜公开出面,为超龄的学生改年龄,为了取得好成绩,甚至到专业球队借队员,冒名顶替参加比赛,骗取荣誉,一旦得手,还大肆庆贺。请问,这种教育能培养出培养出恪守诚信的学生吗?
一些教师为上好公开课、表演课,课前反复地与学生一起排练,公开叮嘱学生,上课时我怎么问、你们怎么打,哪个问题你们应该展开争论,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来问老师,这种作假的公开训练,能培养出恪守诚信的学生吗?
现时更为时兴的是,本该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的重点、难点、关键,一些教师偏偏不讲,而非得去其家中补课,交上“银子”才能取得“真经”。而课堂考试时,教师就专考其补课时讲的知识,结果交“银子”的就能取得好成绩,没去补课的就一筹莫展,请问,就这种靠耍弄手段掏学生腰包的教师,能培养出恪守诚信的学生吗?
还有的教师收了家长的“礼”就为一些本没有体育特长的学生编造比赛成绩,谋求“体育加分”;有些校长在报纸上看到别人的教育经验,在给学生训话时,就公开说自己最近又首创了什么什么;靠这种在他们的人生词典上根本没有“诚信”二字的师长,能教育出恪守诚信的学生吗?
限于篇幅,笔者仅是举其几端,诸君读之,谁能说今日高考作弊之愈演愈烈,以至于教育部不得不发出五个“严禁”,学校难辞此咎呢?
中国伟大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与“学”的两个方面都特别重视和崇尚一个“真”字,他认为教师的“千教万教“都是为了“教人求真”,而学生的“千学万学”,都是为了“学做真人”,我们在此暂且不论”真“对于个人和民族的重大作用和深远意义,仅从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中,我们起码应该认识到;学校在学生的道德教育和人格的养成上,应该把“求真”作为恒久不变的主题与灵魂;只有学校坚持不懈的进行“求真‘教育,学生才有可能懂得为什么要做“真人”、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真人”,才能反对一切“弄虚作假”,才能拒绝一切“投机取巧”,才能远离一切“作弊、舞弊”,才能不仅会在考场上,而且会在社会的各个舞台上、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以诚信作为自己做人的根本。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