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央行报告提醒银行防止盲目放贷 积极防范信用风险

来源:中国金融网 2009-06-29 09:16:02

央行日前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提醒说,当前银行业需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积极防范信用风险。   报告指出,受经济周期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行业、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银

        央行日前公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9)》提醒说,当前银行业需要处理好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金融风险的关系,既要避免盲目惜贷,也要防止盲目放贷,积极防范信用风险。

  报告指出,受经济周期调整等因素影响,一些行业、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银行业潜在信用风险有所加大。为此,银行业要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注意防范低水平重复建设可能引发的信贷风险。同时,继续优化信贷结构,适当控制对一般加工业的贷款,限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关注集中放贷行为的潜在风险,降低信用风险集中度。

  此外,银行业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强化信贷监督和内控建设,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和重点行业、企业信贷风险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信贷风险事件。要运用信贷资产重组、转让和其他信用风险管理工具,适度分散信贷风险。

  报告还特别提出,要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密切监测房地产价格波动,积极开展压力测试,动态评估房地产信贷风险。

  报告认为,自2008年5月以来,银行业盈利增速持续放缓,利润增长面临较大压力。从2009年第一季度世界主要经济体金融运行情况看,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中国经济金融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运行环境将更加复杂,经营管理压力和潜在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为此,要求银行业大力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收益水平。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进一步提高手续费、佣金和非信贷资产收益比例。此外,完善信贷风险定价机制,科学平衡风险与收益,追求合理回报。

  报告称,要进一步提高银行业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正确对待境外战略投资者减持等市场自主行为,继续积极稳妥地实施“引进来”战略。同时,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各种潜在机遇,科学调整“走出去”战略,全面提升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央行还将及时调整优化海外资产结构,加强境外机构管理,强化对主要国家投资风险的动态评估。此外,民间借贷也将纳入经济金融监测和宏观调控视野,以防范民间借贷潜在风险向银行业传导。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将进“黑名单”


人民日报 2015-12-14 22:55:52

建立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人民法院报 2014-03-10 12:49:0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