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1)日,记者从成都市工商局最新的《关于零首付登记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中获悉,新登记注册的企业中,今年1—4月,有2665家选择“零首付”,占新登记注册企业46%。成都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昨(21)日,记者从成都市工商局最新的《关于零首付登记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中获悉,新登记注册的企业中,今年1—4月,有2665家选择“零首付”,占新登记注册企业46%。成都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建立零首付公司黑名单制度,禁止已吊销企业的零首付公司法定代表人、投资人再办理零首付登记。
“零首付”成为新宠
公司设立零首付登记政策 (以下简称“零首付”政策)是成都市工商局在2007年7月首次推出的,旨在支持成都市试验区建设,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工商局的最新调查显示,零首付公司发展数量呈增长态势。2008年度全市累计登记零首付公司4717户,约占全年新设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不含一人公司和外资公司,下同)总量的28%;2009年1—4月,成都市累计登记零首付公司2665户,约占同期新设公司总量的46%。
调查报告还显示,零首付公司实收资本情况良好。2008年—2009年1月设立的零首付公司,90.62%已经按照约定缴付了首次出资,87.84%已经在法定最长缴付期限内提前足额缴付了全部注册资本。数据表明,零首付公司存活率较同期非零首付公司略低。2008年—2009年4月零首付企业存活率约93%;考虑到注销及拟吊销公司均为2008年—2009年1月期间设立的零首付公司,因此2008年—2009年1月期间的零首付公司的实际存活率为90%,相比同期非零首付公司99%的存活率略低9个百分点。
资信度“先天不足”
调研组还发现,零首付公司投资人以自然人为主,投资人身份多涉及高校毕业生、退伍转业军人、失地农民、失业人员、离岗离职人员、科技(专业)人员、退休人员等等,其中离岗离职人员最多,约43%的企业股东为离岗离职人员,18%为失地失业人员、13%为科技(专业)人员、9%为高校毕业生。
对于存在问题分析,调研组认为零首付公司资信度先天不足。调查显示,34%的受访企业认为实收资本为零期间受到了质疑。主要表现在对外签订协议、对外合作经营、开展人员招聘以及办理相关行政许可或者资质资格证明等环节。
其次是零首付公司存在开设账户难、验资难现象。三是部分零首付公司诚信意识较差、法律观念不强,截至2009年1月底,因未按规定缴付出资而进入吊销程序的零首付公司已达476户,而同期非零首付公司吊销仅2户。
对此,工商部门制定了四条对策,其中之一便是利用现有的成都企业信用平台,建立零首付公司完备、详实的信用信息记录并对社会公示。同时建立零首付公司黑名单制度,及时将吊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投资人纳入黑名单管理,禁止其再办理零首付登记。
名词解读
“零首付”
所谓“零首付”政策,即允许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的公司 (一人公司除外,下同)登记时实收资本零缴付。公司可在成立后3个月内缴付公司首次出资,首次出资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并不得低于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其余部分自公司成立后2年内缴足,投资公司5年内缴足。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