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危机蔓延 建立化解出口风险机制护航企业

来源:新华网 2009-05-08 09:49:52

在105届广交会上,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外企业资金链断裂或者破产,中国企业遭遇的海外坏账数量急剧增加。业内人士预计,2009年国际贸易付款形势将会持续恶化,建议外经贸、金融等多部门联合起来,建立健全共同防范和化解出口风险的工作机制,为企业

   在105届广交会上,记者了解到,由于国外企业资金链断裂或者破产,中国企业遭遇的海外坏账数量急剧增加。业内人士预计,2009年国际贸易付款形势将会持续恶化,建议外经贸、金融等多部门联合起来,建立健全共同防范和化解出口风险的工作机制,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出口货款难收全球信用危机蔓延

  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信用危机开始在全球蔓延。一些企业反映,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货款,突然没了着落。

   洛阳红光办公机具有限公司贸易部邓娇说,现在出口风险在急剧增加,企业就遭遇过货款难收最后被迫打折出售的情况。企业有一些订单是出口到埃塞俄比亚和尼日利亚的,我们的货拉到那边,出示提单的复印件让客户付钱的时候,他们就是不提货,把货放在那里,压低我们的价格。我们当时非常气愤,但是也很无奈,他们要的那个(货物)尺寸不是常规尺寸,如果把货拉回来的话,在国内也不是很好销售,最后企业无奈把价格降低10%到20%出售。

   浙江仙居县海星工艺有限公司李欣蔚说,现在有些国外的老客户碰上了经济危机,也连累了国内的出口企业。有一个客户在我们出了5个货柜后,告诉我们说货款付不了。最后我们被迫打折卖掉出口商品,最后损失20万美元左右。

   多个企业反映,以前公司与采购商合作基本上采用的是"预先支付少量订金,尾款持续付清"的放账交易模式,这个模式在以往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欧美的消费市场低迷,很多买家给的订金越来越少,货款一拖就是大半年。

   英国诺丁汉大学全球化与经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俞志宏说,这次的金融危机让不少出口企业忽然惊醒,原来诱人的欧美市场,居然还有这么大的风险。原本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出口比内销风险小,因为国内销售回款难,赖账多,而出口面对的是外商,长期合同多,拖欠货款的少,然而这次危机令很多出口企业濒临绝境的,恰恰是外商突然不再续约,或者拖欠货款,甚至借倒闭逃债。

转攻新兴市场企业风险意识提高

   随着金融危机在传统出口市场的蔓延,我国外贸企业将目光转向新兴市场。但是与新兴市场客户交易时,出口企业由于对买家的情况不了解和买家普遍信用度不高,海外坏账的风险也可能随之增加。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浙江分公司业务处处长助理俞崇波说,近期他不断接到客户电话,要求对一些海外新买家进行资信调查,进出口企业委托中信保调查买家资信案件数有明显增加。从4月15日到4月30日,调查案件数量多达900起,主要集中在非洲和东南亚买家身上。

   浙江中大进出口公司业务经理丁敏说,在展会上出现许多陌生面孔,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香港某会展公司组织的非洲采购团。业内人士透露,这批非洲买家过去在土耳其、阿联酋等国进行采购,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这些国家批发市场大多关门歇业,买家们只好把目光转向了广交会。

   杭州德艺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明说,非洲属于外贸风险较大区域,加上现在出口信用危机剧增,我们更加担心货款无法按时到付。现在买卖双方的信任感都在降低,一些外贸企业悄悄地把买家资料记录下来,发给中信保等机构,对客户进行专门资信调查。

   宁波中基进出口公司业务经理付先生说,公司本来打算接一份来自南非买家的12万件衬衫的订单,通过调查发现这位买家信誉度并不理想,公司注册地还在一家民宅里,这让公司起了疑心,最后放弃了合同。

   俞崇波表示,资信调查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外贸公司及时了解客户情况,把出口风险降到最低。通过调查,一些买家身份逐渐清晰。从反馈情况看,一些买家只是个体户,信誉度一般,只有个别企业属于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资金实力有保障。

建立化解出口风险机制护航企业"走出去"

   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企业面临海外市场需求下滑、订单锐减、收汇风险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出口形势异常严峻。专家建议,政府要引导企业要更好地运用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同时多个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建立共同防范和化解出口风险的工作机制。

   首先,政府部门与信保机构加强合作,帮助企业规避出口风险。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厅长梁耀文表示,广东将通过有效运用出口保险这一金融工具,帮助外经贸企业抢抓出口订单、解决资金困难,实现稳定增长。有关部门要加强合作,积极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引导外经贸企业更好地运用金融政策和金融工具,规避外贸风险。广东各级外经贸部门和中国信保机构之间要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及时沟通信息,定期交换风险管控和外经贸方面的政策信息。联合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外经贸企业的经营状况、存在问题及保险和融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和意见。

   其次,商会出面,积极引导企业降低危机带来的风险。纺织商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给广大企业带来的风险,纺织商会与商务部有关司局、各驻外使馆经商参处保持密切联系。同时,商会利用与60多个国家近200个行业组织、跨国公司及律师事务所多年来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对各国有关贸易壁垒、市场条件变化等信息进行及时搜集整理,并在第一时间上网发布,以提醒广大会员企业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风险。

   第三,注意运用法律手段,化解国际贸易纠纷要重视仲裁。德纳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勇介绍,国际仲裁具有高效、快速和终局性,而且仲裁案件不公开审理,能有效地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商业信誉。很多企业在与国外采购商签订贸易合同时不太关注仲裁条款,这为以后的纠纷埋下了隐患。一些看似完备的仲裁条款,实际上没写清楚适用什么法律、仲裁地、如何仲裁等信息。仲裁裁决一经作出即为终局,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仲裁裁决不论在何国境内做出,均应承认具有约束力,而且经向主管法院提出书面申请,即应予以执行。

   第四,企业着重价值链上移,从根本上提升抗击风险能力。英国诺丁汉大学全球化与经济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说俞志宏,事实表明,中国企业对产品价值链下游的关键环节(比如市场需求)的掌控能力,才是决定其能否抵御出口风险的核心因素。企业要规避出口风险,就要摆脱在出口上对外商的过度依赖,实现价值链上移,建立自身对市场需求的掌控能力。虽然这需要付出代价,但现在不做,今后付出的代价可能更大。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海关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正式发布


证券时报网 2017-03-28 11:32:01

网售病假条 折射信用困境


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2016-08-24 08:14:3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