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农行已经在全省农牧区培育256个“信用村”

来源:青海新闻网 2009-02-27 08:50:56

近日,笔者从农行青海分行获悉,该行以培育"信用村"、"信用户"为切入点,对信用良好的农牧户在发放贷款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努力改善信用环境,积极开展"信用户&quo

   近日,笔者从农行青海分行获悉,该行以培育"信用村"、"信用户"为切入点,对信用良好的农牧户在发放贷款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努力改善信用环境,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工作,做到了真心支农,热心扶农,诚信促农,走出了一条特色信贷之路。

  从1996年开始,该行首先在海东、海北等地区的农村进行创建和培育"信用户"、"信用村"的尝试后,于2003年制订实施了《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信用乡(镇)、县信贷管理办法(试行)》,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信用村信贷管理办法》等,从健全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明确并完善"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及管理制度。各经营行对村委会及村办企业整体信用良好,本村贷款本息归还率在95%以上、具有良好资信记录的行政村,经由省农行审定后可评定为"信用村";对愿意接受农行信贷监督,经营状况和信誉一贯良好,无不良贷款和欠息的农户可评定为"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户享受农行优先贷款、信用贷款和利率不上浮等优惠政策,实行动态管理。

  截至目前,共创建信用县2个、信用乡(镇)15个、信用村256个,信用村内农户与非信用村的一般农户相比,可以享受贷款利率10%的优惠,最高可贷到3万元的信用贷款,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近两年来,该行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6亿元,"信用村"的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信用村"成了农村牧区致富的"标杆"。

  现在,我省农牧民的信用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实现了从"要我还钱"到"我要还钱"、从"动员参加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到"我要参加信用户、信用村评定"的转变,户户、村村纷纷争取"信用户"、"信用村"这一金字招牌。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