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农行青海分行获悉,该行以培育"信用村"、"信用户"为切入点,对信用良好的农牧户在发放贷款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努力改善信用环境,积极开展"信用户&quo
近日,笔者从农行青海分行获悉,该行以培育"信用村"、"信用户"为切入点,对信用良好的农牧户在发放贷款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努力改善信用环境,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创建工作,做到了真心支农,热心扶农,诚信促农,走出了一条特色信贷之路。
从1996年开始,该行首先在海东、海北等地区的农村进行创建和培育"信用户"、"信用村"的尝试后,于2003年制订实施了《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信用乡(镇)、县信贷管理办法(试行)》,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实施了《信用乡(镇)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信用村信贷管理办法》等,从健全农村诚信教育体系、信用信息征集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信用担保体系等方面,明确并完善"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及管理制度。各经营行对村委会及村办企业整体信用良好,本村贷款本息归还率在95%以上、具有良好资信记录的行政村,经由省农行审定后可评定为"信用村";对愿意接受农行信贷监督,经营状况和信誉一贯良好,无不良贷款和欠息的农户可评定为"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户享受农行优先贷款、信用贷款和利率不上浮等优惠政策,实行动态管理。
截至目前,共创建信用县2个、信用乡(镇)15个、信用村256个,信用村内农户与非信用村的一般农户相比,可以享受贷款利率10%的优惠,最高可贷到3万元的信用贷款,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近两年来,该行累计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5.6亿元,"信用村"的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8%。"信用村"成了农村牧区致富的"标杆"。
现在,我省农牧民的信用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实现了从"要我还钱"到"我要还钱"、从"动员参加信用户、信用村评定"到"我要参加信用户、信用村评定"的转变,户户、村村纷纷争取"信用户"、"信用村"这一金字招牌。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