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信用报告

来源:中国化工报 2008-10-06 11:55:41

慧聪化工网讯:新华财经有限公司资信评级部门今日发布《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信用趋势展望》报告,指出在稳定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胀的前提下,成品油定价机制及能源安全问题等 国家政策是影响行业信用的最主要因素。新华财经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以形

  慧聪化工网讯:新华财经有限公司资信评级部门今日发布《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信用趋势展望》报告,指出在稳定经济增长与控制通胀的前提下,成品油定价机制及能源安全问题等 国家政策是影响行业信用的最主要因素。新华财经认为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接轨以形成市场化定价机制仍是中国政府的长远目标,国内成品油市场定价机制的改革 将无法避免,政府应在尽力稳定物价的前提下实现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

    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受益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家政策支持形成的垄断地位,近年来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随着国际原油价格 的持续快速上涨,加上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管制,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整体财务压力不断加大,盈利能力持续弱化。新华财经认为,作为垄断行业,它固然得到了政 府政策的有力支持,但同时也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因此在成品油价格管制、暴利税征收的情况下,信用水平受到相当的影响。不过,作为具有国家重要战略地位的国 有企业,国家的支持仍有助于石油天然气企业的信用评级。

    报告还指出,伴随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大量消耗,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加,这也加剧了能源安全问题。为了进一步开发资源,寻求多元化的供应保障 渠道,中国油气行业的资本性支出规模会不断加大,并构成行业的重要压力。在成品油价格的管制上,尽管国际油价持续波动,但在政府控制通货膨胀的目标指导 下,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被推迟。虽然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6月将成品油价格上调约16%-18%,但尚不足以对炼油企业的盈利产生实质性的改善。

  对于中国的低能源价格政策,新华财经副总裁兼资信评级及研究负责人陈松兴博士表示:“政府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所采取的短期性抑制成品油价的措施,从目前 CPI 指数得到控制而言,应当是成功的,但从中长期看,人为控制的低能源价格和财政补贴鼓励了高耗能,同时也降低了效率。中国除加速开发替代能源外,将无可避免 地通过走节能的道路来降低能源消耗,而通过价格机制作用的发挥,减少不合理的能源消耗将可达到节能减排及加强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

    新华财经企业资信评级部评级总监钟星航也指出,从短期来看,成品油价格管制影响了行业的盈利能力,限制了行业信用水平的提升,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石油天 然气行业成品油定价机制的理顺将会提升行业的信用水平。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依然对行业信用水平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针对近期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调整的情况,新华财经进一步指出,美国金融市场的混乱状况预计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并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及全球经济增长产生长远 的影响,从而也会抑制市场对能源的需求,尽管在金融危机之际将会有短期资金投入原油市场寻求避风港,但国际原油价格仍将可能下滑至较为理性的价位,这也将 缓释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作为全球石油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国内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也必将受到此次全球经济减速的影响。但陈松兴博士认为中国政府的财 政实力及尚待开发的内需市场都显示中国将比大多数国家具备维持经济成长的能力,从而也代表着中国的能源消费仍将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之上,现阶段下滑的原油价 格应当是中国政府逐渐实现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机制的一个良好机会。

    报告最后也针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国有石油公司的业务特征和信用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简评。报告指出,在现阶段成品油价格管制、国际原油价格仍处 于相对高位的环境下,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呈现出不同的信用发展趋势:总体而言,中国石油凭借其市场垄断地位和上游资源优势,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信 用水平较为稳定。中国石化的信用状况受政策的影响最大,对政策变化的敏感度也最高。近期成品油价格的上调有利于该公司改善炼油业务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水 平,但对其整体盈利能力尚难起到实质性的改善作用。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滑,以及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机制的逐步形成,中国石化的下游资产将从中充分 受益,其整体信用状况也将由此得到最为显著的改善。中海油由于业务较为单一,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水平将随着油价的大幅波动受到重大影响。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债回暖行情将持续 产业债面临两风险


中国证券报 2017-01-10 11:15:56

信用卡不激活 "休眠"也会影响信用记录


内蒙古日报 2016-10-18 10:32:43

“恶意透支”信用卡要追刑责


网络 2014-06-30 15:07:47

短期出口信用险支持出口157.4亿美元


北京商报 2014-02-12 11:30: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