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的老赖,在我省将更加举步维艰,除出入境受限、银行信用等级降低外,国家公职人员将可能面临纪律处分,投资、生产经营、从业资格也将被严格限制。 9月17日,记者从省委政法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十一个部门将
今后,拒不履行生效的法律文书的老赖,在我省将更加举步维艰,除出入境受限、银行信用等级降低外,国家公职人员将可能面临纪律处分,投资、生产经营、从业资格也将被严格限制。
9月17日,记者从省委政法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十一个部门将建立联动机制,联手打击老赖。
近几年来,广东法院每年受理执行案件均达到26万件左右,涉及标的金额超过1100亿元,居全国首位。 但在执行结案中,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和解执行结案的仅占26%,而依靠强制执行结案的达36%,被执行人难找,执行财产难寻,协助执行人不配合等依然制约着法院执行工作。特别是被执行人不但不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甚至敢于转移、隐匿财产,逃废悬空债务甚至抗拒执行。有关人士分析,当前赖债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备、赖债成本低。
省委高度重视解决执行难问题,并决定从解决执行难入手,构建诚信广东,进一步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
今年6月4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转发了省委政法委等部门《关于联合建立执行联动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发展改革部门、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建设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地方税务局、人民银行、银行监督管理部门等十一个部门和单位,共同建立执行联动机制,实现“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参与、政协支持、各界配合,法院主办的综合治理执行难”的工作机制。
首次联席会议于近日在广州召开,执行联动机制涉及的十一个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均出席了会议。
省委政法委秘书长朱穗生表示,建立执行联动机制,就是以法院执行案件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平台,与上述部门的管理机制形成联动关系,当被执行人不主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时,法院的执行措施、制裁性措施和上述管理部门协助措施将同时启动,要对被执行人的消费、信贷、投资、置业、出国、出境等各个方面加以约束和限制,进而使其丧失社会信用度,提高赖债者的失信成本,使其付出沉重代价,迫使其主动履行生效裁判,从源头上、根本上治理“执行难”。
据介绍,根据涉及案件具体情况,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启动执行联动机制。法院决定启动后应当制作决定书和协助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送达有关部门。联动机制的建立使联动各部门实现了信息互联、互享,职能互补,齐抓共管,变为以强制执行为主为强制执行与联动威慑、促使自动履行相结合,使赖债者因限制生产经营而无利可图;因限制从业而无事可做;因限制高消费而无福可享;因列入债务人名单公开曝光而无处可藏;因限制出境而无路可逃,使赖债者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并为其赖债行为付出高昂的经济自由及道德成本,使执行工作不再是法院单打独斗的“独角戏”。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