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单打独斗信誉低,贷不到多少款造林。加入林业经济合作社后就不一样了,今年1月我已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了240万元。”8月20日,在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办事的该县翰堂镇造林大户吴爱平对记者发出了这番感慨。吴爱
“以前单打独斗信誉低,贷不到多少款造林。加入林业经济合作社后就不一样了,今年1月我已在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了240万元。”8月20日,在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办事的该县翰堂镇造林大户吴爱平对记者发出了这番感慨。吴爱平是上高推行“林业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的受益林农之一。
林权制度改革后,广大林农的造林积极性大大提高。但是,由于产权分到户,造林护林变成了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经营单位变小了,出现资金投入不足、造林护林难、防病虫防火难等问题。如何处理好分散经营与规模发展的矛盾,帮助林农把资源变成资产,打开“绿色银行”之门?一些有识之士想到了走联合发展之路。去年5月25日,在县委、县政府,县林业局、县人民银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等的协调指导下,经芦洲乡造林大户李书友等人发起和筹划,由168名社员自愿参与的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成立。为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与上高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联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林业经济合作社为基础,推出了以林权抵押、林农联保为保障的“林业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该模式具体内容为:合作社社员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联保小组,需要贷款的社员首先向合作社申请,经联保小组和合作社初审同意后,由合作社向信用合作联社申请贷款,贷款由联保小组担保;信用合作联社对林农确定授信额度,明确贷款专款专用,期限最长为5年;贷款资金实行封闭式管理,转存到林业经济合作社在信用合作联社开立的专户中,由信用合作联社与林业经济合作社实行双重监督;当“林业信用共同体”不良贷款率超过10%时,信用合作联社暂停贷款,直至不良贷款率下降到合理水平。
这种贷款模式,一方面解决了林农发展林业缺乏资金的问题,推动了林业集约化经营和健康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提高了其支农服务水平。目前,上高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向上高县林业经济合作社社员发放贷款2772万元,“林业信用共同体”的贷款收息率达到了100%。近两年来,该县每年造林都在3.5万亩以上,造林面积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且林木长势普遍良好,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29.6%上升到现在的47%。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