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免税机构增持 中国金融债信用利差将维持低位

来源:路透 2008-07-30 15:26:56

路透上海7月30日电中国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收益率目前比国债高出不到18%,国债利息收入免税而金融债则不免,相对于25%的所得税率而言,这个利差低估了吗?是否还有走高的空间呢?结论也许在于,当越来越多不考虑税收因素的机构开始投资金融债时候

 路透上海7月30日电中国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收益率目前比国债高出不到18%,国债利息收入免税而金融债则不免,相对于25%的所得税率而言,这个利差低估了吗?是否还有走高的空间呢?结论也许在于,当越来越多不考虑税收因素的机构开始投资金融债时候,这个利差对于税收待遇差异的体现也应该打一个折扣。

  截至6月末,三家政策性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存量规模略高于3.3万亿元人民币,尽管商业银行仍然是金融债的投资主力,但其占比已经较上年末下降约1个百分点,同时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的金融债投资占比则在半年内有超过1.5个百分点的提升,而这两类机构投资债券的利息收入都无需缴纳所得税。

  有数据显示,6月末保险资产配置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占比为79.4%,比年初上升11个百分点。(ID:nCN0525398)而这其中的金融债投资增持自然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保险公司和基金公司目前已经持有整个金融债市场的近两成,这就意味着国债相对于金融债的免税效应应该打个八折才比较合适,或者说在目前25%的所得税率下,金融债收益率的隐含税率在20%左右,金融债国债的利差重新回到今年4月份高点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回头再来看商业银行,这些机构持有金融债的绝大部分,同时有各种各样的避税措施来调整其税负成本,即使对于他们而言,25%的税率也存在高估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金融债隐含税率的合理水平可能在20%以下。

  根据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周二的收益率曲线计算,目前各期限的金融债收益率比国债收益率高出35到84个基点(bp)左右,对应的隐含税率大致在12%到18%的区间内。而一年期金融债的隐含税率曾经在4月份一度超过25%。

  金融债的投资也许还存在政策风险,三家政策性银行中最大的发债方国家开发银行的改制一直在推进,但就债券发行方式而言,目前尚无实质性进展,但有理由相信,新老划断应该是一种可能性比较大的选择,对于已发行的老券的评级担忧,无需夸大。

  在金融债和国债各个期限的利差中,三年的最高,近84bp的利差对应接近税率18%的隐含税率,同时这个期限的金融债还比同期限的央票高出近10bp,随着三年期央票的停发,後者的参考意义已经有所下降,而在这个期限上的配置需求可能转向金融债,建议投资者关注此间机会。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消费火爆共债问题显现 多头借贷风险难控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17-12-01 13:12:31

二手车交易限迁5月底取消 建信用记录


人民日报 2016-03-28 09:00:00

比特币不能充当商品交换媒介


网络 2014-04-02 15:34:24

全国诚信企业追溯平台开通


网络 2013-12-30 14:18:3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