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信用风险上升 房地产大户成银行重点防范对象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2008-07-28 16:00:22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对国内地产大鳄就情有独钟。虽然,今年6月,中国银监会就接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行业授信风险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对房地产委托贷款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但近日中粮、万科等地产豪门依然从商业银行获得数目不菲的银行授信。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对国内地产大鳄就情有独钟。虽然,今年6月,中国银监会就接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行业授信风险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对房地产委托贷款情况进行调查的通知》,但近日中粮、万科等地产豪门依然从商业银行获得数目不菲的银行授信。

 
   7月21日,银监会发布统计称,2008年6月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2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259.2亿元;不良贷款率5.58%,比年初下降0.59个百分点。

   银监会同时提示,虽然不良率下降,但大客户贷款风险正在逐步显现,商业银行在注意大客户风险的同时,对房地产集团要尤其关注。

   “警惕房地产,警惕大客户,房地产大客户更是要防上加防。”某商业银行人士在解读银监会指导意见时表示。

授信地产大客户

  “目前监管层对开发贷依然限制很死。”民生银行相关业内人士透露,“四证齐全”和35%自有资金是几乎不能逾越和突破的。

   房地产大鳄历来为商业银行争相追捧。一段时间以来,信贷调控,综合授信被严格限制。但近期由于股市畅旺不再,大笔资金回流至商业银行。因此地产企业寻求银行授信现象又重新抬头。

  今年7月下旬,中粮地产发布公告称,集团将向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申请17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期限为1年。在此之前,招商地产以及万科都曾获得1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

   “经常是如果前期拿到土地使用证,最后由于规划没有通过,拿不到开工使用证,商业银行也不会将前期承诺的资金兑付。但地产资质良好的大客户由于政府人脉关系和实力强大,所以被商业银行争抢。”上述民生银行人士表示。

  该人士介绍,2006年~2007年期间,正是地产大客户综合授信最为“昌盛”的阶段。那时候,经常发生几家资质好的房地产公司像赶场一样奔赴商业银行的授信仪式。但此后,随着央行和银监会接连下发信贷调控措施,很多商业银行都将明目张胆的授信仪式改成私下运作了。

  “重新释放房贷业务是市场压力的必然结果。目前商业银行一下子多了4万亿元的存款,按照存贷比,即便是按照准备金率17%、18%计算,商业银行也存在不放贷压力。”华远集团总裁任志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同时愤然:“房产信贷在窗口指导下是个极大的错误,限制了房地产市场化。”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某房贷部高层却将此现象理解为一种“救市”行为。他坦言,商业银行的流动资金根本没有到被迫放贷的境地。“虽然回流了一部分股市资金,但存款准备金率接连调高,加上购买指定国债,商业银行并没有增加多少流动性资金。”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信用卡不激活 "休眠"也会影响信用记录


内蒙古日报 2016-10-18 10:32:43

债券市场迎来信用风险集中爆发


中金社 2016-05-16 15:33:39

进口食品将实行“黑名单”预警


网络 2014-04-16 02:14:59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