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贷款在经历一阵低迷之后,又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起来,不同的是还贷纠纷与前些年相比,明显减少。这不仅与社会、学校的文化氛围有关,也与学生本身的素质、诚信度有关。近年来高校的诚信教育成效显著,现在,大大小小的考试都会让考生在考试前签一份诚
大学生贷款在经历一阵低迷之后,又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起来,不同的是还贷纠纷与前些年相比,明显减少。这不仅与社会、学校的文化氛围有关,也与学生本身的素质、诚信度有关。近年来高校的诚信教育成效显著,现在,大大小小的考试都会让考生在考试前签一份诚信协议。这从心理上给人们形成了一种潜意识的约束,学生的诚信意识也在逐步增强。
国家助学贷款在大学校园功不可没,许多大学生通过享受助学贷款完成了学业,可常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拒不还贷,这样的负面新闻也是屡屡发生,经常见诸报端。是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工资收入低无能力还贷?还是学生本身诚信度较低,拒不还贷?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客观就业环境并不能成为学生难以还贷的理由,主观的诚信缺乏才应是主要原因。为此,各大高校加强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开封大学、河南大学都先后邀请了“全国道德模范”王一硕讲述他诚实守信、提前还贷的感人事迹。我省还举行了大学生“诚信校园行”辩论决赛,积极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加强诚信宣传教育,进一步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持续、健康开展。据了解,2005年、2006年两年,我省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11.1亿元人民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6万人次。通过“诚信校园行”等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省高校初步形成了诚实守信的良好校园氛围,截至2007年10月底,提前还款率达49%,宣传效果已初步显现出来。
学生的诚信缺乏,尽管只是极少数人,但也反映出我们高等教育的弊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懂得尊重,懂得诚信,懂得奉献和感恩,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因此,高校更应加强诚信教育。从拒不偿还助学贷款折射出学生的诚信缺乏,并不全是坏事。只要学校认识到对学生加强指导和教育,加大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相信学生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稳健,会享受到因诚信而带来的成功。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