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企业信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来源:网络转载 2008-05-17 14:23:45

(一)拖欠、违约与制假是企业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国内企业信用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拖欠货款、贷款、税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

 (一)拖欠、违约与制假是企业信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国内企业信用方面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拖欠货款、贷款、税款"、"违约"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其他影响企业信用的问题还有"披露虚假信息"、"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和"价格欺诈"等。
  (二)企业信用问题产生的原因
  关于企业信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较高的是"执法不严"、"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和"企业短期行为";其他原因依次是:"体制障碍"、"监督不力"、"企业盈利不佳"、"政策多变"和"政府干预"。
  从不同地区、规模、经济类型的企业来看,企业经营者选择的结果基本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体制障碍"选择方面,企业经营者看法有些不同,大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认为"体制障碍"是产生信用问题主要原因的比例远比中小型企业和东部企业为高,这说明,大型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对"体制障碍"的感受更多一些。
  (三)提高企业信用的有关对策。
  第一,提高企业和全社会的信用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应提升企业经营者的商业道德素质,在企业和全社会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信用即财富的共识和理念。
  第二,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培育信用社会监督机制。应加快信用立法进程,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应依靠法律的力量和制度政策来约束信用关系各方面的行为,尽快建立和完善失信惩罚机制,加大失信者的成本,鼓励诚信经营。
  第三,建立并开放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促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应尽快建立公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为企业经营提供良好的信用服务。
  第四,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应尽快形成企业和全社会的信用约束机制,减少因授信不当导致合约不能履行以及受信企业因对履约计划缺乏管理而违约现象的发生,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失去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
  第五,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政府在建立我国信用管理体系方面应发挥积极的推进作用,应逐步建立适应以信用和法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和健全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信用有机组成的国民信用体系。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虚假大学所在地


2015-05-26 11:58: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