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交易双方如果都不讲信用、不讲信誉,就不会形成契约关系,更不会出现正常供求关系,也就没有市场经济。信用的失范,犹如空气污染,破坏了环境,扰乱了秩序。净化市场环境,重在尽快建立信用制度。 但是,用制度或者法律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市场交易双方如果都不讲信用、不讲信誉,就不会形成契约关系,更不会出现正常供求关系,也就没有市场经济。信用的失范,犹如空气污染,破坏了环境,扰乱了秩序。净化市场环境,重在尽快建立信用制度。
但是,用制度或者法律法规的方式来约束、规范人们的信用,在我国将是一件很繁杂的事情,不是单单靠在某一领域、某一地区建一个什么信用系统、几家信用中介机构所能解决了的;它涉及经济的、社会的、政府的、文化的等诸多方面关系。就目前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制度,要有几个前提。
前提一:信用立法要跟上
信用信息是建立信用制度的“原料”。这种“原料”或者说社会资源,我们不是没有,而是很多,只是没去收集利用。为什么没被收集利用呢?资源无利用价值吗?是没有收集吗、都不是。信息资源太有价值了,也有太多机构想收集利用它,没有收集利用的主要原因是信息的收集与公开流通无法可依。美国是信用发达国家,信用立法相当完备,如最著名的《公平信用报告法》,就明确规定了有关个人信用收集利用所涉及的各方面权利和义务。如个人的哪些信息是必须公开的、哪些信息是个隐私要保护的、哪些部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等,使得信用信息的收集与公开有法可依。因此,我国要建立信用制度,首先要解决的是立法问题。没有法律作为前提,所谓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十有八九会流产,要不就是畸形儿。上海个人信用征信试点就有这方面教训。
前提二:信用手段要跟上
信用建设必须靠高科技手段。我国的信用信息太庞大了,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企业,必须要有大量的数据处理系统,还要有大量的数据处理系统所配套的软硬件建设。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信息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少数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已进入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阶段,但大部分地区还没有进入工业化,信用建设所需的高新技术、资金没法保证。但这些地区信用信息却是丰富的,国家信用制度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要全国联网才有价值和力量,那么,如何保证不发展地区的高科技手段及其投入,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前提三:信用意识要跟上
提高社会的信用意识是根本问题。没有信用意识,没有信用文化,信用就不会深入人心,也就是不会形成健康的市场机制和社会信用氛围。为此,至少要做两件事:一是加强信用宣传,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广泛的舆论宣传、采取多种宣传方式,让每个人、每人企业都知道信用是现代经济社会的第一通行证;二是加强信用教育,在各类院校开设有关信用的课程,或者开展各种信用管理培训,从教育入手,让信用深入人心。
前提四:信用管理要跟上
加强信用管理是建立信用制度的基础工作。只建不管肯定乱,但怕的是多头管理。目前,信用制度建设就有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的势头,这是很可怕的现象。信用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项目,不同一般。“豆腐渣工程”只危害一时,但信用制度要成了“豆腐渣工程”,可是要危及国家体制基础的。
建立信用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需要做大量基础性的工作。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