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将会给信用卡持卡人带来很多烦恼。 资料照片 我们每天忍受着垃圾信息和推销电话的骚扰,然而我们似乎总也搞不清自己的电话号码、姓名、单位等私人信息,是怎么到那些保险推销员、售楼小姐手里的。事实上,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一些
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将会给信用卡持卡人带来很多烦恼。 资料照片
我们每天忍受着垃圾信息和推销电话的骚扰,然而我们似乎总也搞不清自己的电话号码、姓名、单位等私人信息,是怎么到那些保险推销员、售楼小姐手里的。事实上,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一些正规途径可能正在“出卖”我们的信息。
因其便利的特性,银行信用卡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据媒体报道,仅2007年一年我国信用卡发卡数量就超过9000万张。然而,却很少有持卡人和申领人对提交给银行的个人资料的安全给予关注。
办卡不成申请资料“有去无回”
记者首先在某银行网站查阅了《银行信用卡章程》。
章程第二章“申领”第九条规定,如果申请人的资料没能通过该银行信用卡中心审核,那么银行对于“未通过的申请资料不予退回”。
那么,这些可能“有去无回”的申请资料到底包含了多少个人信息呢?5月12日,记者以普通申领人的身份,来到该银行北京分行东直门支行,在表明申领信用卡的意图后,领取了一份《信用卡申请表》。
看完申请表,记者要填写的个人资料包括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地址、任职情况等详细信息。根据银行的要求,申领人还必须填写两位联系人的资料,包括一位直系亲属联系人的姓名、关系、电话、手机号码和一位其他联系人的姓名、关系、电话、手机号码。
申请的时候需要填写如此丰富的个人资料,一旦申请不成,这些资料为什么就不予退回了呢?
该银行信用卡中心一李姓小姐解释说,如此详细的个人资料,如果通过邮递寄回给申领人的话,在邮寄过程中容易出现信息泄露。
银行对这些个人资料怎么处理呢?记者从该信用卡中心了解到,这些个人资料将被统一销毁,但仅限于纸质材料,即申领信用卡时提交给银行的身份证复印件、收入证明、申请表等。录入在银行数据库内的电子形式的个人资料,则要被继续保留半年左右。
为什么申请不成功,合同关系没有确立,银行还保留申请人的个人资料呢?该银行信用卡中心一张姓小姐解释说,这是为方便申请人下次成功申请做准备。
个人信息被披露,持卡人可能不知情
申领信用卡后,银行如何保证申请人个人资料的安全?
记者在该银行网
站查询到一份《隐私
保密条款》,其中第5条规定:我行可能会把您的相关信息提供给我行联合提供业务的合作伙伴,该等合作伙伴仍需对您的相关信息进行保密。
在从该银行获取的《信用卡领用合约》中,记者也看到了类似规定。《领用合约》第一条“申请”中第1项规定:如甲方(申领卡银行,下同)出于为乙方(申领人,下同)及其附属卡申请人提供与信用卡有关服务的目的,乙方及其附属卡申请人同意甲方将其个人资料及信用状况披露给甲方认为必需的第三方,包括但不限于甲方分支机构、控股子公司、甲方的服务机构、代理作业机构以及相关资信机构。
针对这些规定,记者咨询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后了解到,依照上述条款,只要银行认为某机构或个人是“必需的第三方”,那么银行不需要再经过申请人或持卡人明示同意,即可合法“搜集、处理、传递及应用”客户的个人资料。
谁是“必需的第三方”?
记者致电该银行信用卡中心,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所谓第三方,包括银行各个分支机构、客服中心,制卡机构、物流企业,酒店、商场等签约商户,以及保险公司等机构。
该中心的张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包括但不限于”的表述是法律用词。该中心另一位工作人员则说:“这个第三方是本银行的子公司或者业务伙伴,不是银行故意去散发资料,而是经营中不可避免地要披露出来。之所以作‘包括但不限于’这样的表述,是因为银行目前的经营范围正在扩大,没有明确的界限,为了避免麻烦和经常地改动合约书,才这么表达。”
接受记者咨询的该银行信用卡中心多名工作人员均表示,银行在将持卡人信息披露给第三方时,会和这个第三方签订协议,要求对方对这些个人信息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但是,信用卡中心的多位工作人员均拒绝了记者进一步了解其所称协议的具体内容的要求。
签合约时能不能删除那条“同意甲方将其个人资料及信用状况披露给甲方认为必需的第三方”?银行信用卡中心的答复是不可以。但如果用户在签订合约后,觉得那些公司的经营活动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可以和中心联系,从那些公司的名单中除名。
销卡后个人资料被永久保留
记者从该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处还了解到,就算消费者不再使用信用卡并且在银行网点完成了注销,信用卡中的个人信息也会被长期保留。
但是对于保留的时间长短,记者在该银行网点和银行信用卡中心得到的信息不一样。
在该银行北京分行东直门支行,记者从工作人员那里了解到,包括个人资料、刷卡消费信息等在内的全部信息会在信用卡退卡后保留7年,7年后被清除。这7年内,银行将继续对这些使用记录履行保密义务。
而记者从该银行信用卡中心了解到,刷卡消费的使用记录将会被保留一年,相关个人资料则将会被永久保留。
至于保存信用卡使用记录和相关个人资料用来做什么,信用卡中心的张小姐也不十分清楚,她只是举例说:“如果持卡人犯了什么事,公安机关要调查他,这些使用记录是要被调出查阅的。”
面对霸王条款,消费者没有选择余地
申请不成功,银行不再退回申请资料;退卡以后资料被长期保存;银行可以将个人资料传递给一些特定或非特定的第三方。通过查阅银行网站或到银行网点领取信用卡申请表,记者发现,多数信用卡发卡银行的《信用卡章程》和《信用卡领用合约》或领用协议中都有类似规定。相比较而言,只有少数银行在书面资料中将相关规定明确标示出来。
针对这些规定,记者随机采访了一银行网点外的20多位消费者,其中不少消费者表示没有关注过这些问题,而大多数消费者则表示无奈:“规定就在这儿,只要你想办卡,就得签合约,而且必须在银行提供的合同上签字,消费者没有发言权。面对这种霸王条款,消费者没有选择余地,要么遵守,要么不办卡。”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