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接连颁布多项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多层次食品检测手段,食品安全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网友和普通市民的担忧,也是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的担忧。 代表、委员们认为,尽管我国食品
近年来,国家接连颁布多项政策法规,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多层次食品检测手段,食品安全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网友和普通市民的担忧,也是在湘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们的担忧。
代表、委员们认为,尽管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正在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如何让老百姓吃得安全、放心?如何抓源头、严监管、建规章?代表、委员们围绕食品安全保障的问题,纷纷建言献策。
严控“第一车间”从源头化解食品安全问题
代表、委员们认为,加强食品安全的关键是要从生产环节入手。“从源头控制,既减少了事后销毁的浪费,又可以降低监管成本。”
来自食品行业的阳国秀代表对食品安全问题深有体会。她说,食品如何做到真正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政府和老百姓共同努力。当务之急是必须扭转“重产量轻质量”的思维定式。单纯追求产量的生产方式,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原因,比如说农产品方面,使用的化肥不是“绿色”肥料,农产品就存在不安全因素。因此,必须将食品安全的监管延伸到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初加工环节,通过明确的安全标准,规范检验和执法力度,杜绝不安全的农产品进入加工和销售环节。
“要把住食品生产‘第一车间’。”同样来自食品生产企业的胡建文代表说,中国食品的问题多,主要是食品企业面临千家万户的生产,质量很难保证。因此,食品安全的问题,首先要在原料上做文章,从源头和加工环节找问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经营,同时要加大对农户的宣传培训力度,鼓励自然生长食品的生产。
谈到采用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的方式从源头化解食品安全风险,许多代表、委员深表赞同。他们说,目前,在农产品领域,我们大部分的生产仍然是分散生产,没有一个纽带把生产和市场联系起来。这种机制下,生产者不能对市场负责,也就无法调动生产者安全生产的积极性。代表、委员们建议,最有效的方法是推进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使农产品生产规模化。这些组织需要承担市场和资金的风险,应该给他们以扶持,提高其带动能力和凝聚力。
加强综合协调防止“九龙治水、各管一头”
谈到食品安全的监管,代表、委员们纷纷表达了对当前“九龙治水、各管一头”现象的担忧。
龚建明、潘碧灵等委员说,目前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是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来实施的,涉及农业、卫生、工商、质监等多个部门。农业部门管初级产品,工商部门管流通,质检部门管加工企业,卫生部门管餐饮,食品药监局管协调……部门管理既有重复,也容易产生漏洞。“有些企业前店后厂,你说归质检还是工商管?不好界定。因此,要从机制上加以完善,加强协调。”
田儒斌代表也认为,食品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作,从原材料到消费者的餐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位。现在这种条块分割的监管体系,成本高,效率低,效果差。他建议有关部门重心下移,加强对农民、生产者和加工者的监管,建立起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整套监管体系。
保障食品安全,仅仅依靠监管是不够的。田儒斌代表认为,还要加大对造假者的打击力度,“要真正使那些制售有害有毒食品者付出沉重代价,甚至倾家荡产,无力再生产。”食品安全,人命关天,食品企业应该有起码的良心,这要求食品生产企业有自律意识。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国民食品安全意识,尽快建立食品安全教育体系。
完善相关法律建立食品安全追溯制度
有效的监管离不开强大的法律支持。
代表、委员们认为,我国一直没有一部保障食品安全的基本法,现行的食品卫生法定义不完整,食品卫生不足以涵盖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多样性等基本特征,导致立法内容不全或执法依据不足;部分食品监管法律、法规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过低,违法者得不到有力惩罚。代表、委员们建议,应尽早出台一部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的食品安全法,明确法律责任,加大处罚力度。
龚建明委员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多,制定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食品安全标准也多,多重标准在实施监管过程中就难免出现“撞车”现象,进而造成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成本增加,久而久之,也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因此,食品安全监管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建议国家将各部门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统一归类修订,形成统一、规范、科学的食品安全标准。可以用法律条例等形式授权相关负责机构,组织专业队伍从事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考核工作,制定从源头管理到生产加工等环节的食品标准,并对各类食品企业的自制标准进行考核备案,做到同种食品标准的规范性、科学性、统一性。
胡建文代表建议,尽快建立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记录制度,实现食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只有做到权责明确、违法必究,才能真正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谈到完善制度,田儒斌代表还呼吁,制度的设计不能脱离实际。他说,一些地方管理部门过多地强调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制度,而忽视了当前我们的一些食品产业还处于“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模式,还存在许多的“微小企业”,自身实力还很微弱,如果在设置准入门槛时不加强分类指导和引导,很可能会导致这些“小作坊”因为无法达标,而“自暴自弃”,沦为“黑作坊”,从而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蒙志军 李勇 刘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