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企业无论是在立信管理(建立自身信用、提高融资能力),还是在征信管理(征集他人信用、防范外部风险)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 1、企业整体信用状况堪忧,信用缺失相当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有68%的企业曾经因信用问题受到损失。被调查的企业
目前我国企业无论是在立信管理(建立自身信用、提高融资能力),还是在征信管理(征集他人信用、防范外部风险)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
1、企业整体信用状况堪忧,信用缺失相当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有68%的企业曾经因信用问题受到损失。被调查的企业认为,我国企业在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是:拖欠货款、贷款和税款(76.2%)已及违约(63.2%)等,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在对外付款和履约方面存在较普遍的信用问题。
2、迫于买方市场竞争压力,过分关注客户关系,结果重销售,轻收账。孰不知,一笔销售在没有收回账款前是没有结束的。陷入销售难,收账更难的困境;
3、对信用的理解更多偏向社会学含义,较少关注经济学含义。如更注重人际关系,较少看客户财务数据;比较注重表面现象,较少调查客观事实;更注重客户过去表现,较少预测其未来;较重视安全问题,很少考察客户实际付款能力等;
4、管理制度不健全,交易前不调查,不评估,凭主观判断;交易中期不监控,静态管理客户信用,很少进行动态管理;交易后期管理不系统,给不良信用客户以可乘之机;出问题后决策不果断,追收不及时,过分注重收账成本,结果反而增大了坏账可能性;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沟通不畅等;
5、喜欢搞“大而全”、“小而全”,什么事都自己干,不愿外包,遇纠纷时不愿起诉,结果可能贻误良机,导致成本更大。
6、企业赊销比例低、竞争能力差、坏账水平高、应收账款回收时间较长,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的赊销比例只有20%左右,而欧美企业达到80—90%。由于赊销能力不足,导致很多商业机会白白流失,企业竞争力和交易规模受到严重影响。按此推算,同等规模的欧美企业,其销售规模可是我国企业的4.5倍。
尽管如此,欧美企业坏账率只有0.25-0.5%,而我国企业的平均坏账率高达1.5%,是欧美企业的3-6倍;欧美企业的账款回收时间为37天,而我国企业为90.3天,是欧美企业的3倍。更严重的,我国企业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过大,平均在40-50%之间。
7、大多数企业信用意识淡漠,信用知识匮乏,对信用管理的重要性、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体制等缺乏了解。
调查显示:1999年中国企业DSO平均为70天,2003年降为48天;有32%的公司使用信用申请表;15%的公司设有信用管理部门;9%的公司由信用经理评估客户信用申请;27%的公司没有账龄分析报告;72%的公司 不使用外部的信用信息进行决策。
我国企业信用建设滞后,决定了企业信用管理水平必然较低,进而影响企业进行信用交易的信心和能力;而信用交易规模小又决定了企业对信用服务需求不多,从而限制了信用服务业的发展。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企业信用体系的建设就失去了根基和土壤,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 韩家平)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