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与市场诚信
来源:证券日报
2008-05-05 17:50:30
经过“国有股减持”、“全流通”到目前的“股权分置”,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股权制度缺陷的认识在一步步深化,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数年来对该问题的讨论看,市场
经过“国有股减持”、“全流通”到目前的“股权分置”,分析人士认为,市场对股权制度缺陷的认识在一步步深化,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数年来对该问题的讨论看,市场对“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的效果普遍持较为乐观的预期,认为目前市场存在的种种弊端主要是因制度缺陷造成的,一旦“股权分置”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我国股市将迎来一个良性发展的崭新阶段。但对国内(境)外市场一些共性问题的对比分析显示,市场诚信的严重丧失才是导致危机的共因,而对“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的效果应抱谨慎的预期。
诚然,“股权分置”的确是当初股市制度设计的不当,也因此造成了不少问题。但是,因此就认为“解决股权分置”就解决了市场主要的、制度性的问题,市场因此就具备良性发展的基础的推论,很可能是站不住脚的。股市种种不良表现,比如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业绩造假等的重要原因,除了“股权分置”外,更可能是因为上市公司IPO时,大股东被默许用通过非公正资产评估包装过的劣质资产和非公正会计师审计过的会计报表来参与发起设立股份公司并发行上市;而公司上市后,又允许大股东在不掏一分钱的前提下,进行只让流通股股东参与的再融资;其理论依据可能是,既然非流通股东的股份是不流通的,他们就可以不对股权流动性溢价买单,而流通股东的股份是流动的,因此就理所应当掏钱购为其股份的流动性买单。试想,如果在当初“股权分置”制度的基础上,要求非流通股股东在上市公司再融资时同样必须以真金白银或者至少要以货真价实的其它实物资产,履行非流通股的相应义务时,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还具有以业绩造假的方式来骗取IPO或再融资的强烈动机吗?因此,与其认为是“股权分置”导致了上市公司造假,还不如说是IPO或再融资政策导致市场的造假动机,是当初以股市股权性融资全力支持国有企业解困的政策导致了今天股市的危局!因此,今天股市的危机,除了“股权分置”的制度性缺陷外,实质上很可能更是市场诚信文化缺失的危机!
事实上,股市的危机,并非仅仅出现在“股权分置”的“新兴加转轨”的中国市场上,典型的案例同样出现在股市制度设计健全的、全流通的我国香港股市和韩国、美国等成熟市常2002年10月前后,我国香港股市出现的、以欧亚农业为代表的民营企业信任危机,其实质与国内股市上市公司的业绩造假完全如出一辙,同样是虚假上市,同样是虚假称述、违规信息披露和大股东占用等,甚至还出现了“编故事”骗取上市资格的恶劣“圈钱”行为。1999年前后,全流通的韩国股市也曾经因为部分企业的造假行为,而一度走到了崩溃的边缘。而被公认为市场制度设计最为完善的华尔街股市,2001年前后的危机则说明,即使是全流通,如果相关配套制度的设计失败,同样也会因公司诚信的丧失而导致严重市场危机。观察全球股市危机,共性其实只有一个:诚信的严重丧失!这种危机与股权是否分置基本不存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其实已经有研究表明,我国股市拥有着全球最为严厉的管制制度体系。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总结,后来也是为了纠正“股权分置”的缺陷,在吸收成熟市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融资资格制度、公司治理制度等在内的系列严格的制度,而且,据对比研究,我国目前的会计制度也是国际上较为规范和严格的制度;具体到公司治理制度方面,我国不但引入了旨在保护中小流通股股东利益的独立董事制度,而且还在全球独一无二地设计了监事会制度,等等。
因此,我国股市目前的危局,与“股权分置”当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股权分置”条件下,无法建立市场的做空机制,等等,但是,市场诚信的严重缺失,才很可能是问题的主要根源。所以,在解决“股权分置”的同时,大力倡导和树立诚信文化,才可能重树市场信心,才能为股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重新奠定基矗。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