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两类信息纳入个人信用征信系统
   
   
   来源:
   2008-05-05 17:14:52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日前透露:截至今年4月,上海市高院已向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提供了4万多条不良信用记录,一大批“老赖”尝到了四处碰壁的滋味。  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高院提供的信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经济犯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日前透露:截至今年4月,上海市高院已向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提供了4万多条不良信用记录,一大批“老赖”尝到了四处碰壁的滋味。 
    据《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高院提供的信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经济犯罪案件、诈骗犯罪案件的生效刑事判决信息,一类是在民商事案件中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人员名单。在这份记录不良信用记录(企业信用)的“黑名单”中,既有自然人,也有企业(法人)。 
    2006年底,陈先生因信用卡违规透支600元,被法院判决限时归还。他不把法院判决当回事,没有及时还款。不久前,他准备买房向银行申请贷款,不料连跑数家银行都未获批准。陈先生向银行了解原委,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上了征信系统“黑名单”,而银行规定对上“黑名单”者申请房贷一定要严格把关。陈先生马上到法院交了执行款,同时请求删除不良信用记录,这才顺利获得70万元房贷。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上海市个人信用征信系统已累计对外提供含有“法院刑事案件或执行案件记录”的个人信用报告1266份。银行对于信用报告中含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人员申请消费信贷,平均批准率仅3.3%,比没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低22.8个百分点。 
    上海市高院执行局相关人士提醒:目前,法院的刑事案件、执行信息已被多个部门共享,“老赖”如不履行法律义务,将会在申请贷款、就业、出境等许多方面碰壁。据悉,目前上海法院每年受理执行案件约8万件,其中约10%的被执行人采取各种手段逃避法院执行。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西安晚报(西安) 
2016-11-24 08:59:39
	  
	  
	 
		 
	 
		 
	 
		 
	 
		 
	 
	 
	  
	  
	  中国新闻网 
2016-05-31 2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