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大山深处的山东临沂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村民张在俊家金萌农家乐迎来了很多游客,他忙碌的脸上总挂着笑容。张在俊今年55岁,全家5口人原来靠3亩山岭薄地生活,是村里的贫困户。2016年,他依靠自己在农村信 ...
地处大山深处的山东临沂沂水县院东头镇桃棵子村村民张在俊家金萌农家乐迎来了很多游客,他忙碌的脸上总挂着笑容。张在俊今年55岁,全家5口人原来靠3亩山岭薄地生活,是村里的贫困户。2016年,他依靠自己在农村信用体系中的“高分”顺利在当地农商银行拿到10万元的贷款,开起了农家乐。“真想不到俺既没有人帮忙担保,也没有资产抵押的,还能贷到款,就凭俺的信用评分高,银行办手续也快,有了钱俺们致富就有奔头了。”提起信用评分,老张就兴奋不已。
张在俊的经历是沂水县探索建立农村小微经营主体信用评分体系的缩影。据了解,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人行沂水县支行已初步建立起小微企业和农户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更新的长效机制,农户信用评分模型开发、验证和应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我们着力通过信用评定来破解农村融资‘瓶颈’,选取了地方数据库建设基础较好的沂水县作为试点县,着力探索构建科学信用评分体系。推动金融机构以信用评分作为放贷依据,按信用等级区别定贷,按信用合作方式放贷,较大程度地降低信贷风险。”人行临沂市中支行长吴金忠介绍。
信用信息采集完成后,农村信用主体信用度量问题成为制约数据库应用的核心问题。记者了解到,人行临沂市中支研究制定《农村小微经营主体信用评级(分)试点工作方案》,重点在沂水县开展了基于线上的农户信用评分试点。具体工作中,人行沂水县支行联合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开展调研,反复沟通、多方论证,利用数据库加载的农户信息,成功开发了农户信用评分模型。该模型通过抽取与信用评价相关度最高、相对完整、可持续采集更新的6个一级指标、31个二级指标,作为农户评分的核心指标,同时根据沂水县农户特点,利用分层矩阵打分法原理,形成打分模型。评分采取百分制,每个农户的信用评价最终体现为一个在0到100之间的分值,并定期更新数据,实现动态评价。
“现在,只要信用评分高,银行给办手续的效率就高,农户去贷款腰杆儿也直起来了!”沂水县泉庄镇沙地村农户石庆玲告诉记者。石庆玲是当地的养殖大户,2016年5月购鸡苗后因资金紧张,无力购买饲料,向沂水农商银行提出申请贷款,该行通过农户信息采集系统查询到,她在农户信用评定系统得分高达86.2分,便简化贷款手续,提供贷款利率优惠,缩短审批流程,仅用3天时间就将贷款发放到账。信用评分高不仅贷款快、贷得多,融资成本也下降了。
“信用评分的目的在于应用,评价模型是否准确科学的关键也在于应用。我们以信用评分为核心,引导沂水县当地金融机构创新农户评级授信指标体系,降低农户信贷准入门槛,强化‘诚信+信贷’的引领作用。”人行临沂市中支副行长王伟向记者介绍。评分模型初步确定后,人行沂水县支行对数据项完整的1.34万户农户进行评分,并将评分结果加载到地方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供试点金融机构查用。选取沂水县农商行和沂水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作为应用试点单位,探索将农户评分结果与授信规模、利率定价挂钩的应用试点。
在此基础上,沂水各试点金融机构制定了应用试点方案,根据不同的信用评分区间确定相应的授信额度和利率浮动幅度。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试点机构共查询评分结果7635次,支持农户826户,发放贷款87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