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房企发债“内外交困” 短期信用风险不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5-25 19:40:35

  耀之视点:眼下境内外房地产融资途径收紧,融资成本的的上升对房企运营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尽管目前房企短期信用风险不大,但未来随着地产行业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财务杠杆较高、运营质量相对较差房企 ...

  耀之视点:眼下境内外房地产融资途径收紧,融资成本的的上升对房企运营的负面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尽管目前房企短期信用风险不大,但未来随着地产行业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财务杠杆较高、运营质量相对较差房企将会面临更大考验,其所潜在的信用风险不可不防。

  国内房地产企业发债路径,变得越发逼仄。眼下境外发债之路受阻的同时,房企境内发债的路径亦不通畅。

  合格发债主体凤毛麟角

  近年来,国内房企境内外发债利率逐步接近。2010年,中资房企海外发债利率平均超过11%,而境内发债利率在5%左右;到了2017年,境内、境外发债利率普遍落在6%-7%区间。

  境内发债的收紧,叠加海外发行利率的降低,今年一季度房企美元债放量。但很快在二季度这一趋势就开始转变。

  “我们最近有一只美元债被放行了,但很可能是最后一张票。”一位券商主承人士表示。

  “完全禁止应该不至于,但门槛会大大提高。监管层还是希望降房地产企业杠杆,不能国内去杠杆的同时国外加杠杆。”一位接近发改委的机构人士表示,门槛可能高至“能发美元债的企业‘凤毛麟角"。

  2015年9月,发改委将中企海外发债从审核制调整为备案制,申请使用的境外融资结汇,企业可据实际需要自主在境内外使用。尽管已是备案制,但发改委仍在很大程度上把控中企海外发债的尺度。

  “如果不符合国家政策的思路,发改委可以不给企业发债备案。”北京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该分析师称,国际评级公司对国内房地产企业评级普遍偏低,绝大部分中资房企发行的美元债,在国际市场上为投机级,“投资级房企债券,一只手可以数得过来。如果发改委以国际评级来划分,只让发投资级债券,那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境内发债同比锐减超8成

  境外发债收紧的同时,境内债市对房企发债,依旧只留一条“门缝”,且短期内并无松动迹象。

  在证监会监管的公司债,发改委监管的企业债,以及央行监管的中票、短融、定向工具中,公司债是过去两年来房企发债的绝对主力。

  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房企公司债骤然收紧,房企在境内债市的融资额也大幅降低。数据显示,今年一月份,房企债券发行量同比锐减约97%;一季度,607.80亿元的发行规模,较去年同期的3913.73亿元,同比减少了近85%。

  “二季度以来,地产债发行比较困难,一方面是监管力度未见减弱;另一方面,4月份债市收益率上升较快,影响到部分地产债的发行。”北京某券商主承人士表示,4月份逾千亿规模的信用债取消发行,“但市场波动主要影响的是资质较好的地产企业,更大的缺口,是那些分类管理后被拒之门外的房企。”

  值得说明的是,大量城投公司债券分散在房地产、多元金融等行业分类中,若单纯使用统计数据,可能高估地产企业的发债规模。比如,今年4月1日至今,交易所公司债中的房地产债券,发行规模243.80亿元;但从发行人名称来看,多数为城投公司。

  “纯房地产商发债,这段时间寥寥无几,”前述券商主承人士说,“资质差的地产公司,进不了场;资质好的企业,最近市场比较差,可能会暂时选择其他途径解决资金问题。”

  短期内信用风险不大

  尽管发债在收紧,但房企的信用资质分化后引发的风险,短期内还不会暴露。民生证券5月22日发布的研报称,短期内,房企的信用资质将保持稳定。

  民生证券对此解释称,一是考虑到2015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的回暖明显增厚了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账面现金对短期债务的覆盖水平相对高位;二是之前定向增发、公司债等融资方式明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5-2016年发行的地产公司债多以3+2结构为主,2018-2019年是集中回售期,今年债券到期偿还压力相对较小。

  “长期来看,随着目前各城市限购限贷政策力度、范围均处于较严时期,房企销售现金回笼放缓为大概率事件,叠加所有融资渠道均大幅收紧,房企信用风险将显著上升。”中债资信房地产行业研究团队认为,对于现金类资产相对不足、财务杠杆水平很高、投资规模较大的中小民营房企资金链断裂的可能性加大。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互联网金融征信信息有望共享


经济日报 2017-12-04 10:14:06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