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人大代表陈晶莹:借鉴“沙盒监管”推征信业供给侧改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3-07 10:08:19

  “个人认为,中国征信业监管可以适时借鉴英国‘沙盒监管’模式,兼顾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关系。”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院长陈晶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所谓的沙盒监管,主 ...

  “个人认为,中国征信业监管可以适时借鉴英国‘沙盒监管’模式,兼顾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防控关系。”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副院长陈晶莹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所谓的沙盒监管,主要是指监管部门在其金融创新中设立一整套监管机制,旨在为金融机构创新提供一个安全发展空间。

  今年“两会”期间,陈晶莹递交了“加快构建多元化、全覆盖的征信体系,有效防范信用风险”的提案。

  “‘沙盒监管’在抑制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也会充分考虑到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和促进金融科技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这两大前提。” 陈晶莹称。

  陈晶莹表示,征信体系是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石,征信信息系统是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世界银行在对成员国进行金融稳定评估时,将征信体系与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同等对待。征信业的发展可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经济活动交易成本下降,促进金融风险有效管理。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深化,在持牌金融机构之外,一些准金融活动或类金融活动,也形成企业和个人的负债,并对经济金融发展形成重大影响。然而,受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核算基础、管理体制、技术能力、队伍素质等众多因素的制约,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业务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难以对持牌金融机构以外的债务人负债信息做到全覆盖。

  陈晶莹在提案中称,为了防止信用违约风险跨市场、跨行业、跨区域转移,客观上要求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之外,再培育一些社会征信机构,构建与市场需求适配的多元化全覆盖的征信体系。

  “从目前的征信市场看,多场景的信用信息供不应求。个人认为,应该推进征信业供给侧改革,鼓励支持运用新技术的征信机构企业进入征信体系,取缔非法个人信息买卖‘黑市’,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陈晶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一些新兴征信机构拥有大量交易数据或社交数据,而这些多维度的数据,非常有利于对个体的全息画像,是个人征信数据的重要补充。但是,整个信用行业没有一整套统一的行业标准和科学评估信用的方法,缺乏核心的评分模型。

  “可以说,持牌金融机构之外以新的信息技术提供的征信服务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陈晶莹认为。

  陈晶莹指出,由于监管部门从保护个人信息出发,对信息采集范围、采集信息方式和资格提出了诸多要求,导致2015年初央行确定的首批8家民营试点机构至今未获得正式牌照,第二批试点也未能启动,错位互补的征信体系的建设受到极大影响。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要相结合,无视市场需求的所谓保护不是解决办法,合法利用才是最佳的保护方式。

  “个人认为,要促进信用信息的合理利用和流转,并建立在采信、评信、用信等环节的合理利益分配机制,以助推信用产业链的建立和整个信用市场的繁荣和有序发展,加快信用意识在全社会的有效普及。” 陈晶莹如是说。

  陈晶莹在提案中亦提到,征信监管的基本出发点在于维护信息主体的权益。应该将监管的重心放在用户隐私权保护和数据安全性和业务实质独立性方面,不宜对征信机构股权比例做过多限制。

  “不应过多限制征信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监管的强度应随着信息科技创新应用发展进行适应性调整,而不是通过限制创新发展来缓释风险。” 陈晶莹称。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