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官员失信不妨作为干部能“下”的依据

来源: 新华网 2016-11-24 08:49:24

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记者发现,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 ...

    近期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强调,要加大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行为惩处力度,将危害群众利益、损害市场公平交易等政务失信行为作为治理重点。记者发现,在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系统中,被纳入失信“黑名单”的“官员失信”案件目前超过1100件。(11月21日《人民日报》)

    诚实守信近年来已逐步成为考核党员领导干部、评判公务员就考录、履职的重要环节之一。《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提到,品行不端,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道德,造成不良影响的,经组织提醒、教育或者函询、诫勉没有改正,被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必须及时予以调整。诚实守信属于道德范畴,失信就是失德,是品行不端的表现,足以作为领导干部“下”的依据。

    前段时间,全国各地普遍打击“老赖”,很多欠款不还,诚信不足的人被晒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确让人大快人心,不断叫好。官员作为社会发展的引导力、推动力,其行为举止受到群众的广泛监督和普遍关注。“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要说官员成“老赖”了,但是偶尔的一次两次失信,后果就可能很严重,很容易在失去群众信任,降低自身信誉的同时,更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官员失信往往来自于权利的任性和担当的欠缺。曾有施工老板反应,少部分领导干部缺乏契约合同意识,承担工程建设不按照工程合同款项结账,合同要求付款50%,领导干部却大笔一挥,只付35%。的确,近年来考核的高压态势和金融渠道逐渐吃紧,让以“土地财政”为基础的融资空间逐渐狭窄、资金流转更加困难,这可以理解。但不按合同结账,从支付款项上“砍一刀”是为哪般,一旦被支付单位为求和谐、不去争取,就会进一步纵容失信官员成为“有钱就是爷”的“老赖”。也有的领导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新官不理旧账”,怀有不是我负责我就不担责的不良心态,让遗留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有的问题甚至是在位领导代代传,最终导致问题越拖越大、矛盾越拖越深,再想好好处理解决时却发觉“力不从心”。

    要遏制官员失信,就要让诚信作为干部能上能下的标尺,将个人失信和职务失信作为考查干部德行的重要指标,不仅让失信干部晋升无门,更要在奖励、绩效、考核等各个方面亮“红牌”,全面营造要从政就要诚信的氛围,让全体领导干部共同缔造不敢失信、主动履约的好习惯、好作风、好环境。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提醒:不要轻易透露自己身份证号码


互联网 2016-12-14 12:20:40

一图读懂交通失信惩戒新规


网络 2015-01-17 19:01:40

信用卡立“信”亟待教育补位


网络 2014-10-10 22:27:2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