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条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征信新政”的消息广泛传播。消息称:“原记录周期5年提升为7年,且T+1了,超过一天为逾期!连续逾期三次者拉入黑名单!上了黑名单飞机票、高铁票、宾馆、手机都无法享受!子女 ...
近期,一条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征信新政”的消息广泛传播。消息称:“原记录周期5年提升为7年,且T+1了,超过一天为逾期!连续逾期三次者拉入黑名单!上了黑名单飞机票、高铁票、宾馆、手机都无法享受!子女无法上重点学校!身份证就有问题了,相当于盖个章!失信者必定寸步难行!”这些说法准确吗?个人信用报告是什么,不良信用记录会有什么影响?
不良信用记录保留期限多长
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保留5年的政策未变;信用卡逾期会否构成不良记录,各银行宽限期不同
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网传“由5年改为7年”不实,我国个人信用不良记录保留5年的政策一直没有改变。
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不良信息是指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下列信息:信息主体在借贷、赊购、担保、租赁、保险、使用信用卡等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信息,对信息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信息主体履行义务以及强制执行的信息,以及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不良信息。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该负责人说,个人征信数据“T+1”项目已于2011年4月15日正式上线,是指具备支持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发生变化之日起(即T日)次日(T+1日)报送数据的能力。目前,大部分放贷机构在个人信贷数据发生变化的次日就会报送到征信系统。征信系统对放贷机构报送数据进行客观匹配整合后,更新到个人信用报告中,不做任何评价。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逾期1天就会构成不良记录?
征信管理局负责人表示,对于信用卡,逾期多少天会构成违约、构成不良记录,主要由各发卡行自行设定。对有宽限期的银行,信用卡持卡人在每月还款日之后的宽限期内还款,信用记录可不被银行报送至征信系统。但没有宽限期政策的银行,还款日不还款就会记为逾期。对持卡人来说,应详询相关银行,准确了解并谨慎使用宽限期,避免产生逾期记录。
不良个人信用记录有何影响
目前主要影响银行贷款、信用卡审批等;与被限制高消费等的“失信被执行人”不同
征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个人信用报告是个人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记录个人借债还钱、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信息,既有按时还款的正面信息,也有不按时足额还款的逾期信息。目前的个人信用状况主要记录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并以信用报告的形式向本人提供查询。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