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信用,第一印象往往是“黑名单”以及种种惩罚措施。眼下,上海正打算扭转这一成见。昨天,上海今年的“诚信活动周”正式启动。首日活动中,这种“新思维”得到初步展现: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多家机构承诺为 ...
谈到信用,第一印象往往是“黑名单”以及种种惩罚措施。眼下,上海正打算扭转这一成见。昨天,上海今年的“诚信活动周”正式启动。首日活动中,这种“新思维”得到初步展现: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多家机构承诺为守信的市民提供优惠,多个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开始大力推介本行业的诚信企业。市经信委副主任、市征信办常务副主任邵志清说,上海的诚信周办了十多年,今年的特点就是放大信用“正能量”,让老百姓对信用有更多“获得感”。
昨天的启动仪式上,市征信办正式发布了手机端的信用综合服务平台“诚信上海”App。通过该App,市民可以查询到个人信用报告以及自己的个人信用等级。对于那些信用状况好的市民,包括上海图书馆、市民云、付费通、东方购物等十多家机构将为其提供优惠。上海图书馆承诺,守信市民在借书时,将被免收100元押金;市民云表示,守信者可以获得更多免费云存储空间;东方购物等商家拿出来的,则是金额不等的折扣券。
包括市眼镜行业协会、家庭服务业协会等在内的八个行业组织,以及食药监、税务、烟草、名酒专卖管理等政府部门,首次通过一张“信用地图”,将本行业主要企业的信用状况对外公示。手握这张图,无论是就餐、买酒、找家政,都可以“按图索骥”,择优而选。
信用体系建设有一个原则:“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过去,后半句似乎讲得比较多,现在到了强调前半句的时候。下一步,上海将打造一个政府引导、社会共治的“信用生态圈”,力争使越来越多商业、金融、服务机构加入其中,在给守信市民发“红包”的同时,分享社会交易成本下降带来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