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28日,2016中国(宁夏)“一带一路”信用论坛在宁夏银川召开,本届论坛围绕“构建信用评价宗旨,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议题丰富,并达成多项共识。 论坛围绕会议主题和重点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 ...
9月27日至28日,2016中国(宁夏)“一带一路”信用论坛在宁夏银川召开,本届论坛围绕“构建信用评价宗旨,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议题丰富,并达成多项共识。
论坛围绕会议主题和重点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果的报告,35位国内外领导、专家和学者从“一带一路”信用格局建设、信用产业链建设和发展共赢、信用风险控制、中俄蒙信用产业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信用合作和信用经济创新发展等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本届论坛达成了多项共识:国际信用体系亟需创新和发展。国际现有信用体系无法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无法解决世界经济难题,在全面建设“一带一路”的背景下,国际信用话语权需要重构和创新,“一带一路”信用体系亟需建立;国际信用合作有望开创全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新篇章。无论是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济合作,还是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国际信用合作都是重要的基石。对促进全球治理的发展,增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新动力,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信用产业建设开创经济新局面。以信用价值为基础的信用产业,将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难题,对开创新常态化的经济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还形成了“一带一路”信用建设和信用标准创新的初步理念,系统性研讨了“一带一路”国际信用经济合作的实施条件、路径和相关理论理念,形成了以信用产业链为基础、具备全面推广意义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以“信用”为核心的产业链新模式,在理论上基本成熟;形成了“一带一路”风险管理的理论体系,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认识、规避和管理信用风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案例介绍;形成了信用经济创新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为国际信用合作、企业信用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思路和具体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