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将尽,不少学校将开展军训,但个别学生动起了歪心眼,竟想网购假条泡病号。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网店称出售带有公章的医院假条,并表示保真。对此,老师指出,学生逃避军训属于道德品质问题,一旦发现 ...
暑期将尽,不少学校将开展军训,但个别学生动起了歪心眼,竟想网购假条泡病号。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网店称出售带有公章的医院假条,并表示保真。对此,老师指出,学生逃避军训属于道德品质问题,一旦发现会严肃处理。(8月29日 北京晨报)
时下,各学校陆续开学,军训作为新生必修课,正在如火如荼开展。而一些学生因为害怕吃苦,通过网购病假条来逃避军训,一方面体现了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也违背了军训的良好本意;另一方面,也道出了”网购病假条”兜售产业火热的社会问题,亟待治理。
原来,在网上有大量商家在兜售假“病假条”,并承诺保真。而且学生很容易得到相关素材,可谓是“小投入大回报”。可以看到,学生网购病假条只是冰山一隅,职场才是网购假条、装病休假的重灾区,而且已风行多时。然而,商家制假售假属于违法行为,购买假“病假条”则涉嫌欺诈,这不光是个人道德品质问题,长期发展下去也可引发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
不可置否,”网购病假条”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不断冲击着我们的社会诚信,亟待整治。首先,管理部门应当主动加强网络交易监管,通过完善法规条例和加大技术投入,并设立监督举报平台,联合第三方交易平台共同抵制此类经营活动。其次,医院要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对医护人员的监督管理,杜绝医生出具虚假病假条现象。其次,公众自身也要提高法律素质,增强诚信意识,合理合规安排休假时间,避免类似的钻营取巧行为。
与此同时,强大的市场需求也是”网购病假条”盛行的原因之一。因此,用人单位要注意保障好职工的合法休假权益,执行弹性休假制度,在工作中也要更多的注入人文关怀。如此,人们就不用通过苦心钻营来获得休假权利,根除制假贩假行为滋生的土壤,也不失为解决问题的治本之举。这样,我们的学生也将免受此类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社会诚信之风也会得到守护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