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挖财王志峰:消费金融亟待征信体系建立

来源:互联网 2016-07-21 10:29:38

  7月18日,朗迪金融科技峰会进行第二日的会议,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就金融科技的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受主办方邀请,挖财副总裁王志峰参加了“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黄金时代开启”圆桌论坛。  王志峰认为, ...

  7月18日,朗迪金融科技峰会进行第二日的会议,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专家学者,就金融科技的发展展开深入交流。受主办方邀请,挖财副总裁王志峰参加了“中国消费金融市场:黄金时代开启”圆桌论坛。

  王志峰认为,和发达国家早已非常成熟的消费金融市场不同,中国的消费金融是基于互联网发展起来,走的是一条不同的道路,因此,中国消费金融未来的风险也会和国外有所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出一套符合当下现状的信用评级体系非常重要。

  前车之鉴:金融体系须能应对系统性风险

  在趋于收紧的监管政策下,王志峰坚持,消费金融还是应该重视风控、把基础做扎实。然而在目前央行的征信体系下,有5-6亿人的信用资料是缺失的,这给消费金融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无独有偶,Lendit总裁JasonJones也在峰会上介绍——在中国有50%的贷款违约是因为诈骗,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只有1-2%。

  王志峰介绍,在美国,正常的个人贷款是通过成熟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来克服个人差异化所带来的违约风险。但美国次贷危机的问题并不在于市场规模不大而无法克服个别信用风险,而在于针对了一大批没有首付能力和抵押能力的特殊客户群所导致的系统性风险膨胀,也就是说,当后来房价下跌,利率上涨时,才暴露出这批特殊客户群集体还贷能力丧失的现象。

  所以,影响一个国家开展个贷业务的关键还是如何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同样的例子,韩国个人信贷在本世纪初有一个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他们一开始过于乐观,认为个人信贷模式和以前开展的商业信贷模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异。好景不长,2003年韩国出现信用卡的危机。

  韩国仰仗着原来商业信贷模式,一下子转向个人信贷市场,由于没有充分了解个人信贷业务中的差异化特征,而且再加上韩国市场没有充分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所以造成了后来严重的信用卡危机。

  可以预测,如果中国也没有处理个人信贷业务中差异化的能力,而盲目在全国铺开这一消费信贷市场,可能会有很大的风险。

  “其实,美国的信用评级机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王志峰认为,“尽管目前美国信用评级机构已臭名昭著,但是他们的问题是钻了监管制度的漏洞,而不是对个人的信用评级机制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数据表明,如果撇开资产证券化关联的业务,“两房”在开展有首付、有抵押的正常的贷款业务中并没有出现系统性的违约。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相对成熟的个人信用评级体系还是值得中国好好学习。

  相比之下,中国金融体系发展滞后。个人贷款模式的风险规避,需要金融体系具备非常完善的对冲风险工具。“也就是说,今天中国的个人信贷业务,光靠做大市场后来分散个别信用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将来一旦出现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系统性风险,我们不成熟的金融体系会遭遇到更大的麻烦。”王志峰说。

  王志峰希望未来,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机构基于个人征信的数据能够打通,告别信息孤岛,建立互联互通的征信体系,这是消费金融行业风控能力建设的关键。

  中国消费金融的未来:消费场景化、贷款垂直化、用户普遍化、服务个性化

  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消费金融未来时,王志峰总结了四点。

  首先,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场景化趋势明显。消费金融场景化有助于响应各个场景做差别化产品,提升响应速度,提高信审速度。

  同时,场景化对场景的依赖度很高,贷款垂直化是方向,因为想获取消费场景的分期业务,后期必定会绑定B端,针对B端做供应链金融,这样的深度绑定场景,形成资方与场景的战略合作。

  其次,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用户更加普遍。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的应用,使得消费金融服务更具普惠性和覆盖性。互联网消费金融也必将深入农村、社区以及跨境等等。用户使用门槛低,上手容易。

  另外,消费金融未来将会以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服务趋势发展。消费金融的应用场景,包括了衣、食、住、行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涵盖范围广广而精,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搜集用户行为和用户信息,这就为未来应用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提供可能。

  “在未来,互联网金额这个词也许会消失,金融机构会互联网化,互联网公司也会金融化,融合成为真正的科技金融。”王志峰总结道。

  当天,和王志峰一同出席朗迪金融科技峰会发言的还有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宜信创始人兼CEO唐宁、京东金融消费金融副总裁许凌,以及Prosper总裁RonSuber、P2PFA主席ChristineFarnish等多位国内外嘉宾。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8亿人纳入征信体系只是一个开始


网络 2013-12-14 13:25: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