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人民日报评真假王娜娜官方调查:只想敷衍

来源:人民日报 2016-03-22 10:43:00

  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广受瞩目。日前,事发地周口市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官方调查结果。不料,标题为《真假“王娜娜”事件水落石出》的公告,通篇没有事实还原,全部是干巴巴的定性结论与处理决 ...

  河南“王娜娜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广受瞩目。日前,事发地周口市的联合调查组,公布了官方调查结果。不料,标题为《真假“王娜娜”事件水落石出》的公告,通篇没有事实还原,全部是干巴巴的定性结论与处理决定。接下来是假“王娜娜”被解聘、9名责任人被处分。但这9人做了什么事、犯了哪一条,只字未提,仍是“对此负领导责任”“对此负直接责任”含糊表述。

  这样的调查公告不可能让人满意。一个农村学子,自己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居然被他人领取,被冒名顶替上大学直至就业,13年后才得以追查真相。这一切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是谁、通过怎样的方式动的手脚?制度设计上有什么漏洞?权力与金钱扮演了什么角色?其他人会不会也遭遇同样的命运?即使要处理相关责任人,也必须弄清他们各自的违纪违法行为,才能估量惩处是否真正依纪依法,是否能杜绝这类情况再次发生。

  然而,联合调查组的兴趣似乎只盯在真假王娜娜个人的是非曲直上。出台这样“奇葩”的调查结论,症结在于地方党委政府缺乏解决问题的诚意,只想敷衍过关。一种可能是,明说认真调查,实际上走过场,反正都是警告、记过、诫勉谈话,除了处在风口上的假“王娜娜”外,其他人都没有被免职、开除,当事人庆幸轻易过关还来不及呢,谁会提出异议?当然,也不无为包庇某些当事人而故意模糊事实的可能。第二种可能是事实已经调查清楚,却不公告于众,只讲结论不谈事实,这为当事者讳的动机就更为明显。最后一种不大可能的可能,就是调查组水平确实低劣,不知调查的重点在哪里,那就不只是敷衍而是失能失职。

  高考既事关为国选材的重大国计,也事关公平公正的社会价值取向,既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与党和政府公信力密切相关的民心聚散。因此,“被冒名上大学”事件,应积极查清事实真相,坦诚全面向社会公布,同时仔细分析各环节漏洞,举一反三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相应责任人依法依纪做出处理,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的诚意与决心。毕竟,没有真相,就没有正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孔晓艳代表:推动个人信用立法


北方网 2017-03-08 09:44:54

全国“官员失信”案逾千件


西安晚报(西安) 2016-11-24 08:59:39

高考作弊首次入刑 史上最严高考有温


呼和浩特新闻网 2016-06-03 20:10:00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