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学生失信可开除”罚得有理

来源: 2015-12-01 22:10:18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修订对照表,并就此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部属高校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将诚信教育列入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学校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学 ...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修订对照表,并就此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以及部属高校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首次将诚信教育列入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学校开展学生诚信教育、建立学生诚信记录。要建立学生学业诚信、学术诚信等诚信记录,建立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机制,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而“诚信记录时效由学校规定”。此举引发广泛争议,有的网友认为教育部“管得太宽”。

    大学生失信可开除学籍,是不是属于教育部“多管闲事”呢?其实不然。仔细查看这份文件就会发现,并不是只要大学生有失信行为就要予以开除,而是情节严重才有可能被开除。开除处分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它更大的作用是一种威慑,因此,大众无须对此大惊小怪。

    在商业文明侵袭整个社会的当下,高等院校的校园也并非一片净土。有人说,21世纪中国最缺的不是资金,不是人才,而是诚信。尽管有着“一诺千金”“童叟无欺”的传统,但当下中国社会的诚信体系的确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对于大学校园来说,学生考试舞弊、论文抄袭、毕业后拒绝还助学贷款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因此,笔者以为,《规定》中对于失信学生提出惩戒,大众最应该做的是拍手称快,而非横加斥责。而且,这份文件的出台其实还有些晚,对于校园诚信的提倡与约束,是教育部门早就应该做的事情。

    当然,科学合理的处罚标准的制定也是教育部门和各个高校需要尽快进行的。各个高校也应该确保在处罚学生之前,罚则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到位。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现代文明社会的基石,就是诚信。对于即将进入社会的年轻大学生而言,教育部出台相关文件约束他们的诚信行为,其实大有裨益。诚信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课,在没参加工作之前接受这样的教育,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确有必要。对于那些有失信行为的大学生来说,与其在将来给他人给自己给社会造成损失,不如让他们在校园里就受到惩戒,意识到诚信的重要。

    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则是建设国家未来的中坚力量。唯有让诚信之花在校园盛开,中国社会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官员失信” 赖旧账成主因


互联网 2016-11-22 09:42:00

快递实名制效果待考量


2015-10-25 20:30:03

信用卡立“信”亟待教育补位


网络 2014-10-10 22:27:25

最高法发布首批失信人“黑名单”


泉州晚报(泉州) 2013-11-17 20:18: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