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近日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对照表,并向相关部门和高校征求意见。在拟修订的管理规定中,将诚信教育写入规定,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 “诚 ...
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近日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订对照表,并向相关部门和高校征求意见。在拟修订的管理规定中,将诚信教育写入规定,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
“诚信”简单地说就是诚实与信用。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人言为信”,“诚,信也。”“信,诚也。”其基本涵义都是诚实无欺,信守承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诚信是如此的重要,它被认为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
但在墙上地上到处贴着“办证”小纸片的地方,不要说第二个身份证,连第一张身份证都被大量造假:年龄可能是假的,住址可能是假的,甚至连名字都可能是假的。
我们现在的社会诚信几乎已经到了冰点:撒谎、造假、抄袭、欺诈等等已经到随处可见的地步。有了网络与移动电话之后,造假与欺诈又获得了技术的支持。
信任危机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充满了悬念与敌意。因为缺乏诚信,谎言、谣言与事实、真相互相混杂反串,号称的真相经常是隐去真实的表象,所谓的谣言往往是遥远的预言。于是我们常常既要当福尔摩斯又要当包公,总要对事件、陈述、口号、报道等等进行质疑与判断,最终还经常难辨真假。
在诚信病弱的道德环境中,教育部要求强化高校的诚信教育和失信惩罚,这显然是必须的。我们不但要在高校中强调诚信,还应该把诚信教育前移到中小学甚至幼儿园。
然而仅仅要求学生践行诚信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也是舍本逐末的。众所周知,在许多高校,缺乏诚信的往往首先是某些领导和教师。这些年来,就有多家高校的校长、院长和教师被曝论文抄袭或学历学位造假。
2007年,西安交大6位老教授就开始举报前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李连生涉嫌学术成果造假,但被校方多次阻止。学校领导还两次约见6位举报人,要求他们停止举报,让李连生把教育部一等奖奖金匀一些给举报人作为回报。
教授造假是一重造假,学校领导阻止揭露者则是双重造假。在这样的学校中,假如让包庇造假的校领导与造假的教师去要求学生讲诚信,那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而学校领导与教师也还不是撒谎造假的顶层之源。这些年落马的高官,都为人们展示了撒谎造假的高手本色。他们在贪腐的同时,无不在大会小会上宣讲廉政反腐,教育民众要讲诚实守信用。有的贪官直到被“带走”时,还正在台上冠冕堂皇地作着廉洁报告。
政治诚信是最高级别的诚信。高官的一言一行,都起着最高的示范作用。这正如王安石说:“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所以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孔子的选择是宁肯去兵、去食,也要保留民信。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统治者,国家朝政就根本立不住脚。
在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看来,失去诚信、不受欢迎的政府,无论其政策好与坏都无法讨好人民。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塔西佗陷阱”。
社会学家吉诺维希甚至把诚信与稳定相联系:“信任是国家唯一的支撑物,也是国家稳定的维持物。”
如果高级官员说一套做一套,带头破坏社会契约与诚信,那么民众就会上行下效,学校就不可能成为免于污染的守信真空。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