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2日从中央综治委获悉,公安部等15部门将从即日起至明年3月开展专项行动清理整顿危爆品寄递物流。为此,各地将全面强化寄递物流安全规范管理,寄递物流活动实名登记、寄运物品先验视后封箱、邮件快件X光机安检 ...

记者22日从中央综治委获悉,公安部等15部门将从即日起至明年3月开展专项行动清理整顿危爆品寄递物流。为此,各地将全面强化寄递物流安全规范管理,寄递物流活动实名登记、寄运物品先验视后封箱、邮件快件X光机安检等安全管理制度将被推动落实。
验货不弄虚才是快递真“实名”
快递实名制何以一度受阻?归结而言,一是人们担心个人信息有被泄露利用的风险,二是快递行业对于工作细化带来的成本增加,未必没有一种天然的抗拒心态。
前不久的胜利日大阅兵期间,对于进京包裹的收寄要求,实施了堪称“史上最严”快递政策。而记者走访却发现,开箱验视执行最严格的是中国邮政,包裹均需要打开当面查看,否则拒收。而有的快递公司则没有强制要求,快递员也就是问一句,基本上不查看。这就不难想到,若在平时,若是只有查看身份证件这一招,快递实名制的真实效用,便有可能被大打折扣了。
应该说,对快递包裹等邮寄物品的开箱验货审查制度,原本就是一种既有规则。所以,要求快递公司做到验货不弄虚,进而强化快递真“实名”,显然也不存在所谓“增加成本”的说法。恰恰由于过去一些快递公司对行业规范的能简则简、好省则省,才使种种不公平竞争在偷工减料之下变成了恶性循环。当快递实名制行将成为一种必须遵守的硬规则,也有必要更紧更实地抓好“验货不弄虚”的督促和检查,一来有利社会安稳,二来也可杜绝行业竞争的“劣币驱逐良币”。
实名制让快递告别粗放经营
由于实名制使得邮件具有了可溯性,会对犯罪分子产生一定的吓阻作用,但在快递行业“萝卜快了不洗泥”、从业者素质良莠不齐的当下,恐怕实名制难以落到实处。一方面,快递公司不会严格执行实名制的要求,另一方面,面对不具有专业水平、没有专业设备的快递员,犯罪分子也很容易就蒙混过关。
根据我国现行的 《邮政行业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邮政企业、快递企业应当在用户在场的情况下,当面验视交寄物品,检查是否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寄递的物品。用户拒绝验视、拒不如实填写寄递详情单、拒不提供相应书面凭证或者不按照规定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的,邮政企业、快递企业不予收寄。
这样的规定,其实已经包含了两项最重要的安全流程:货物当面验视和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如果能够严格执行,绝大多数违禁物品都会在验视关口被查出来。
现在我国的快递行业仍然处在野蛮式增长的时期,粗放的经营模式使得它们把业务量放到了第一位,把安全放到了次要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有再多的安全规定也形同虚设。换句话说,只有在快递告别粗放经营之后,实名制才能收到效果,我们现在应该做的,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规范快递行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