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网购交易信息疑遭泄露 消费者陷银行卡盗刷骗局

来源: 2015-07-22 09:47:00

  电话诈骗花样百出,市民稍不留神就可能掉进陷阱。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网购后个人信息疑遭泄露,随后银行卡被盗刷的事件频频发生,近期该机构就接到近10宗类似投诉,其中2例还牵涉到购物网站 ...

  电话诈骗花样百出,市民稍不留神就可能掉进陷阱。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网购后个人信息疑遭泄露,随后银行卡被盗刷的事件频频发生,近期该机构就接到近10宗类似投诉,其中2例还牵涉到购物网站唯品会。

  ■新快报记者 黎楚君 通讯员 粤消宣 徐桥

  谎称代为处理骗取验证码

  上月,消费者王先生在唯品会网站下单购买了一双鞋。当天下午,他接到了自称是唯品会客服的来电,称因物流出现问题货物无法送达,要给王先生退款。因为对方能准确报出其订单,商品名称、邮寄地址等一系列信息,王先生并没有对“客服”的身份产生怀疑。

  随后,王先生打开了对方发过来的“唯品会的退款专用网址”链接地址,并按提示输入银行卡号、验证码和身份证等个人信息。由于一直无法输入银行提供的验证码,对方要求王先生直接把验证码告诉他,说帮其处理。“客服”也表示网络有故障无法输入,王先生连续几次把最新接收到的验证码告知了“客服”。直到接到银行客服的电话,王先生才发现银行卡被盗刷13900元。

  王先生认为正是唯品会泄漏了自己的信息,“客服”才会准确无误掌握了资料。他认为,自己银行卡被盗刷,唯品会应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后,王先生与唯品会客服沟通,网站不承认自己有泄露行为,对王先生的损失不予赔偿。于是,王先生向省消委会投诉。

  报信息发链接步步设陷阱

  与王先生不同,刘小姐每每接到骚扰电话,她会立即挂断让“骗子”无计可施。但是,上月她也中了“客服”的圈套。

  在下单购买鞋子的第二天,刘小姐想取消交易,但因找不到退款按钮,她咨询在线客服。她回忆,客服在后台办理了退款流程,当时状态为未发货。当天,她接到自称唯品会客服的电话,告诉她因系统升级,退款需线下办理。当时刘小姐并未相信对方所言,但对方报出她购物的下单时间、商品、收货人及地址等,这让刘小姐打消了疑虑。

  随后“客服”发来QQ号要求加为好友,并发来了退款链接。刘小姐按提示填入银行卡号、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后,收到银行的扣款短信。发现被转走14500元,她马上挂断电话,挂失银行卡,并向当地派出所报案。在多次与唯品会客服沟通中,网站坚称未透露客户信息,拒绝解释与赔偿。刘小姐认为,基于对方报出了真实的订单信息,自己才会误以为是唯品会的真实客服,继而上当。她向省消委会投诉,要求唯品会赔偿经济损失并公开道歉。

  黑客“撞库”盗取交易信息 电商称对用户信息严格保密

  广东省消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消法和民法的相关规定,电商经营者负有保障消费者信息安全的责任,如果因为交易平台缺陷或漏洞导致消费者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从而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的,网购经营者须承担赔偿责任。接到上述两件投诉后,省消委会工作人员与唯品会有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唯品会方面针对案件做出了回应,类似诈骗是因为不法分子利用网站漏洞获取用户信息,从而登录账户后就能对其进行监控,继而冒称客服进行诈骗。

  记者向唯品会方面了解相关情况,相关负责人一再强调,网站对用户信息严格保密。不法分子使用“撞库”的方法登录网站,获取用户交易信息后实施诈骗。由于很多消费者在不同网站使用的是相同的账号密码,黑客利用在其他网站获取的信息尝试登录该网址,在获取用户交易信息后再冒充客服人员实施诈骗。由于信息泄露的责任不在网站,因此消费者因诈骗蒙受的损失不应由唯品会赔偿。该负责人还表示,如果有消费者反映有冒充唯品会客服实施诈骗,鼓励消费者向警方报案,同时也会协助警方办案。

  ■相关新闻

  有人冒充 消委会工作人员行骗

  近日,记者从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了解到,去年以来,该会陆续接到消费者询问“工作人员身份”及“办案流程”的电话。原因是他们网上购买了保健品、减肥品等商品后,有“消委会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其办理退货,并以“补发票”、“交税”等名义诱骗受害人转账实施诈骗。

  消费者王先生反映,前段时间有一自称是广州市消委会姓林的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你是不是去年以来在网上买了很多保健品、药品?用后效果怎样?”王先生表示确实买了八九万元保健品、药品,但一点效果都没有,不过没有投诉过。而对方表示会帮忙协调并讨回王先生的经济损失。几天后,林某又打电话说,消委会已经立案,会跟公司协调退回8万多元。并提出,因为要办理补税发票,要王先生交3000多元,4天后就可以办妥退款手续。王先生把钱转给对方指定账号后损失3000多元。

  广州市消委会发言人告诉新快报记者,消委会不收取任何费用,如消费者接到自称是消委会工作人员电话联系,提出转账、汇款、交税等要求的,切勿轻信。她表示,消委会不掌握消费者个人信息,更不会主动与消费者联系。如消费者对工作人员身份及办案信息有疑问的,可拨打咨询电话020-83809336进行核实。如接到诈骗电话,应及时拨打“110”报警。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买卖个人信息 承担法律责任


互联网 2016-09-24 01:36:24

图解交通信用管理办法


2015-01-17 19:27:10

最高法发布首批失信人“黑名单”


泉州晚报(泉州) 2013-11-17 20:18: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