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 ...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是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和支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更离不开法治的保驾护航。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顺利召开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法治发展历程的里程碑,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开启了新的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过,“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唯有依靠法治,才能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深层复杂的难题,确保改革有序进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全体人民最大福祉。因此在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根本意义,对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长期执政具有根本意义。
依法治国的基础是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区,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都是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的具体执行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更要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以清醒的法治头脑带头严格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肩负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者、实践者的重任。
医疗卫生行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机构是救死扶伤、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部门,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工作稍有疏忽就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害。作为医疗卫生机构的党政一把手,更要具有清醒的法制思维,把法治精神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坚持依法治院,加强依法执业,严格质量管理,以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医疗秩序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矛盾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更需要以法治的规范和引领作用来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现阶段医疗卫生行业建设亟待解决的法治问题有:
(一)患者日益增强的法律意识和部分医务人员法制观念薄弱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职业特点决定了医务人员较为重视业务工作,对政治思想教育和法治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医务人员普遍认为法律的作用是定纷止争、惩奸除恶,而对法律在权利和义务、指引和规范方面的作用认识不深。因此容易产生只要安分守己,学不学法律意义不大的思想认识。医疗卫生紧张繁忙的工作性质还容易使一些医务人员把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活动误解为搞形式、走过场,不能够很好地配合,使学习教育活动成效不太理想。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却日益增强,在接受就医服务时即有意识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医务人员仍不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不能够很好地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那么工作中出现的纰漏和疏忽就极易酿成医疗纠纷的导火索,引起严重后果。
(二)不能依法处理的医患纠纷造成了医院的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我国持续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卫生立法的步伐不断加快,但还不能完全适应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医患纠纷在解决的过程中,渐渐出现了一些不法组织的介入,加之传媒的过分渲染等因素,催生出了“医闹”这个畸形的产业。部分患者在“医闹”的纵容下任意打、砸,破坏医院的医疗秩序、危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要想富、告大夫”的思想已经屡见不鲜,停尸、“设灵堂”围堵医院等行为成为一部分患者要挟政府和医院的手段,严重扰乱了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和社会稳定。医院管理人员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容易以非合法的方式解决医疗纠纷。这些姑息做法不仅会助长社会不正之风的蔓延,而且导致医患关系日益紧张、赔付金额日益增加、社会矛盾加剧和国有资产不正当流失。因此医院管理除了在注重规范执业之外,坚持依法治院、依法维权,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更是非常必要。
做好新形势下的依法治院工作一是要提高医务人员的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使医务人员正确把握相关专业法律知识,熟知法律所赋予的各项职责,以严格的程序规范执业,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服务水平。二是要持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使医务人员树立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卫生法律法规贯穿于医疗行为之中,时刻把患者的疾苦放在首位,而不仅仅是把治病救人看成是一种职业,甚至是敛财的工具。三是要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针对药品采购、财物管理、设备购置、基础建设、电子病历书写等关键环节制定更加实际、符合要求、更具操作性的规章制度,以保障临床各科室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医院管理者也要以身作则,以公平公正的执行力加强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对依法执业、劳动纪律、医疗质量等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依法惩治科室或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遏制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使医疗风险的规避制度化,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疗机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群体,只有公平公正、依法管理才能出效益、出质量、出人才、出成果,医疗机构才会得到科学、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法治中国的蓝图已经绘就,相信随着法规制度的逐步完善和依法治国理念的逐步深入人心,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必将建立,全社会形成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法治氛围必将形成,广大群众更幸福、更有尊严的美好生活和医疗卫生行业和谐稳定发展的美好明天也必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