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泸州老窖发布公告称,在工商银行河南南阳中州支行等处的3.5亿元存款出现“异常”。而早在2014年10月,泸州老窖在中国农业银行长沙迎新支行的1.5亿元存款就莫名失踪。近日,据警方及银监部门通报,存款“失 ...
1月10日,泸州老窖发布公告称,在工商银行河南南阳中州支行等处的3.5亿元存款出现“异常”。而早在2014年10月,泸州老窖在中国农业银行长沙迎新支行的1.5亿元存款就莫名失踪。近日,据警方及银监部门通报,存款“失踪”案件在浙江、河南、安徽、湖南等地屡屡发生。
没有短信提醒、没有电话告知,银行账户里的存款却不翼而飞!多则上亿,少则百万的巨额存款从银行账户中无故消失,谁该对这些“失踪”的存款负责?
现象:多省频发存款“失踪”案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浙江绍兴做汽车配件生意的韩国人朴先生,银行卡从来没有离过身,1月6日晚,他突然收到一条手机短信,称晚上8时其卡上被刷掉37万元。后经查实,这些款项是被山东的一台POS机转走的。银行表示,朴先生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可能被盗取了,目前,警方正在调查此案。
不只是个人,企业存款也有类似事件。泸州老窖1月10日发布公告称,除2014年10月发现的1.5亿元存款丢失外,在工行南阳中州支行的3.5亿存款异常,公司将合计5亿的存款计提40%减值准备。
据《半月谈》报道,存款消失的原因大致有:一是不法分子与银行“内鬼”合伙冒领。2014年2月14日,杭州联合银行古荡支行一名储户存折上的200万元存款被人划走。经查,该案嫌疑人通过勾结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以高息诱骗储户存款,随后盗取储户存款;二是储户遭遇“忽悠”销售,部分存款变“保单”;第三种原因是系统缺陷、信息泄露致存款被盗取。
质疑:巨额存款去哪儿了
一个疑问是,这些消失的巨额存款去了哪儿?
记者梳理近年来存款“失踪”案发现,存款“失踪”多与银行内部员工或管理漏洞存在关联,一些存款“被挪用去理财”。
银行“内鬼”靠假公章、假公文,从失踪的存款中“揩油”。 1月8日,经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武汉证券公司客户经理李志勇与6家银行内部人员勾结伪造票证,作案13起,挪用包括东风汽车等企业存款达6.3亿元。
通过职务侵占,客户的存款还被挪用去理财、投资房地产。被海外“追逃”回国、2014年被判刑的中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原行长高山,就与同伙非法占用26家单位276笔存款,共计28亿元,造成实际损失8亿余元。
为拉存款,一些资金通过“高息承诺”被用于民间借贷。广东一家中型房地产企业财务负责人透露,贴息存款在当地企业储户间十分流行。所谓“贴息存款”,就是银行工作人员为了揽储,在现有的利率限定之外,给储户额外承诺的利息。
专家:银行应担责
“存款丢失后,大家最关心的是能否索赔追回。”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徐玉平说,现实情况是,“几乎不可能”。
事实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执行《储蓄管理条例》的若干规定中明确表示,“国家宪法保护个人合法储蓄存款的所有权不受侵犯。”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目前出具的存单内容中,也有银行对存款的保管责任规定。但对存款冒领、丢失应如何处理均无具体规定。
“存款丢失后,要确定是银行、储户还是员工个人的责任十分困难。”广东胜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继承说。有些银行声称,冒领人提供了储户姓名、开户时间、账号及住址等信息,所以存款被盗责任在于储户泄露了个人信息。“但从因果关系来看,信息泄露不能说明储户一定存在过错,银行方面同样可能造成储户信息泄露致存款丢失。”徐玉平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郭华等专家表示,存款丢失越来越频繁,一定程度上表明银行对违法违规的警惕意识低下,技术升级迟缓。
根据《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银行销售人员不得将保险产品与储蓄存款、银行理财产品等混淆,不得套用“本金”“利息”“存入”等概念。但对于销售人员的违规行为,对机构没有明确的处罚规定。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教授张宗新认为,储户与银行间构成的是储蓄合同关系。储户存在银行的钱,如果被犯罪分子通过系统漏洞冒领,除非储户参与其中,否则银行至少要承担部分责任。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