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央行对个人查询信用报告收费的考虑

来源:网络 2014-05-28 21:54:59

  从今年6月3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始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施收费,根据央行公告的最新政策,公民个人每年查询3次及以上信用报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每年前2次免费。  征信系统是 ...

  从今年6月3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将开始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施收费,根据央行公告的最新政策,公民个人每年查询3次及以上信用报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每年前2次免费。

  征信系统是央行一直致力于打造的一项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强烈的公共产品属性。作为一家政府机构,央行对于个人收费的依据在哪里?为什么前两次免费而三次及以上要收费,央行的制定政策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在央行看来个人有了解自己征信情况的知情权,这关系到个人机会的均等,因此作为政府部门有责任为每个公民提供免费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因此央行最新政策规定,个人查询征信报告每年前两次免费。

  央行征信中心负责人表示,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有权每年两次获取本人信用报告,而每年2次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已经基本可以满足个人了解本人信用状况的寻求。

  本次收费从6月3日开始,距离年底还有半年的时间,因此个人今年下半年还有2次免费查询机会,但是从2015年开始就只能全年免费查询两次。

  但是天下毕竟没有持续免费的午餐,央行在搭建征信系统过程中也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因此出于覆盖成本的原则,央行决定对每年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第3次及以上的收取查询服务费,每次收取25元,除此之外,不再另行收取纸张费、打印费等其他费用,收费标准全国统一。

  按照央行征信中心数据,去年全国查询个人征信报告三次及以上的约有44万人,主要来自个体工商户,如果每年每人只查询3次的话,央行收取的费用约1100万元。

  本次央行收费的依据主要是《征信业管理条例》第31条,按照这一条例,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机构可以按照补偿成本的原则收取查询服务费,收费标准由国务院物价主管部门规定,因此本次25元的收费标准也是由发改委制定的。

  除了覆盖成本的需要外,央行的另一项考虑是激励小型金融机构为央行征信中心提供数据。

  从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运营情况来看,目前大中型金融机构提供数据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一些以小贷公司为代表的小型金融机构向央行提供个人征信数据的积极性并不高,而是带着借款人到银行免费查询信用报告。因此从维持中长期发展来看,通过收费杠杆,激励这些机构提供客户的征信数据。

  从国际惯例来看,目前美国、俄罗斯等地均每年为个人提供1~2次免费查询机会。美国个人信用报告一般的单笔市场价格为10美元~12美元(折合人民币62元~74元)不等,英国约10英镑(折合人民币100元),俄罗斯约为450卢布(折合人民币81元),韩国为14.5万韩元(折合人民币约87元),香港为245~265港元(折合人民币196元~212元)不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买卖个人信息 承担法律责任


互联网 2016-09-24 01:36:24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