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7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将自6月3日开始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施收费制度。个人每年查询3次(含3次)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另据介绍,个人除了可在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 ...
记者27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将自6月3日开始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施收费制度。个人每年查询3次(含3次)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另据介绍,个人除了可在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现场查询外,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查询,目前网络查询不限次、不收费。
个人信用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全面反映信息主体借债还钱、遵守合同和遵纪守法状况的信用档案。个人信用报告客观地记录、整合信息主体的信用表现,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其信用状况,被誉为每个人的“经济身份证”。据介绍,个人信用报告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基本信息、信贷信息、公共信息和查询记录。“个人信用报告主要用于信贷审批和贷后管理,也用于任职资格审查、员工录用、租房等许多活动中。
“一是为了向个人提供更为持续、更高质量的征信服务,二是向国际通行做法接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晓蕾介绍。
根据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个人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信用报告。“一般来说,每年两次免费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已经基本满足个人了解本人信用状况的需求。”王晓蕾说。
“向多次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进行收费的规定可以理解,因为开发和维护征信系统毕竟要负担一定成本,而普通百姓不会频繁对自己的信用进行查询,多次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一般来说主要用于商业目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