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前,东莞将建立全市统一投诉举报平台“12345”,市民拨打一个电话即可对各类市场主体和政府部门投诉举报,并得到反馈。昨日,东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 ...
今年底前,东莞将建立全市统一投诉举报平台“12345”,市民拨打一个电话即可对各类市场主体和政府部门投诉举报,并得到反馈。昨日,东莞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关于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确立了建设“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市场监管体系的工作目标,提出了3项企业自律、5项部门监管、3项社会监督以及4项保障共15条措施。
《意见》是在全国率先形成的系统化、可操作性的商改后续市场监管工作意见。
企业信用信息将全部上网
在企业自律领域,建设电子营业执照平台是核心。
东莞将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平台作为全市构建“三位一体”后续监管体系的重要支撑,将其打造为集网上亮照、信用公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平台。平台上将开设企业信息公示模块,形成以工商数据为基础的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将企业信用信息按照企业基本信息、审批许可资质信息、违法违规不良信息、表彰奖励信息四大类进行公示。公众可以通过平台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甄别企业诚信情况。
东莞已形成了全市企业信用信息目录初稿,梳理了全市56个部门316条企业信用信息目录,未来将分批逐步进行公示。
在对外公示的基础上,东莞将建立许可部门和工商机关的经营异常名录管理制度、退出机制和分类监管制度,对不同信用状况的市场主体实施不同频率和强度的监管措施。纳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开展相关业务时将受到限制,对有严重违法行为的市场主体纳入“黑名单”。
大朗、东城成后续监管试点
在部门监管领域,结合即将开展的机构改革,政府部门资源将向监管一线倾斜,同时在大朗和东城开展后续监管试点工作。
东莞将建设商事登记改革协同监管信息化系统,把信息互通从横向部门纵向拓展至各镇街,工商登记信息能够自动推送至各部门和镇街,部门和镇街按规定时限开展监管,并反馈相应监管情况。
东莞还探索将镇街政府的协管员引入后续监管,对辖区内市场主体进行综合检查,及时掌握、反馈片区市场主体违法经营的信息和线索。同时,在有条件的镇街探索综合执法改革,整合基层执法力量,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综合执法监管机制,减少重复执法与多头执法。
大朗镇作为基层综合监管试点将实行住所申报制改革,企业无需提交房地产权证明、租赁合同等住所证明文件,无需村(居)委会加具意见,只要申请人向登记机关申报住所或经营场所信息即可办理工商登记。为此,大朗将建立村(社区)信息交换链、建立村级综合协管队伍,摸索基层综合监管经验。
东城街道试点则主要以提高审批效率为核心,建立部门协作快速审批、部门协同高效监管、部门联动联合执法、部门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部门协同监管绩效考评五项机制,为各镇街基层协同监管探索经验。
全市统一设立24小时举报电话
在社会监督方面,东莞重点从完善投诉举报处理机制、引入社会中介组织监管着手,搭建起立体、丰富的社会监督网络,倒逼后续监管。
投诉举报受理是后续监管社会监督的重要途径。东莞正在大力推进12345全市统一投诉举报平台建设,对全市现有的各类非紧急类服务热线进行优化整合,建立集政府业务咨询、消费维权申诉、经济违法举报、行政效能投诉于一体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利用平台统一受理转办功能,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受理、分办、跟踪、督办、反馈、通报制度,推动投诉举报在部门间无障碍流转。通过该平台,群众可以在不知道部门职责分工的情况下,通过拨打一个电话就实现“有诉必应”,有效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助推后续监管。
东莞还将社会中介组织引入后续监管,加快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完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发挥行业协会力量推动行业的规范经营,利用社会监督倒逼后续监管。
焦点回应
住所申报改革会否增加商业欺诈风险?
南方日报:此次大朗试点将实行住所申报制改革,是否会出现“皮包公司”并增加商业欺诈风险?
大朗镇副镇长傅永杰:实行住所申报制改革后,工商部门会将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发送到相关的监管部门,还会发送到村(社区),实行监管中心的下移,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和反馈。我们利用大朗的电子地图定位,把村(社区)辖区内的市场主体的监管信息发送到村(社区),村(社区)协管队伍开展巡查,再将巡查信息反馈给我们。这样各相关部门能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到场地是否符合经营的相关要求。
市工商局副调研员张志云:住所申报制改革是登记制度改革的一大变化。省里明确对于场所注册登记政策由各地市确定,东莞已经从产权证明改为村居委会证明,这次大朗更先行一步。深圳已经实行了这一政策,没有发现“皮包公司”明显增加等情况。同时基层协管反馈的信息能及时被各职能部门掌握再决定是否予以行政许可。因此,放开和规范管理是同时并举不可偏废的。
关键词
2
机构改革如何适应
从审批转向监管的职能变化?
南方日报:今年东莞一系列改革的核心都是将政府部门从审批中解放出来,转向监管,即将开展的机构改革如何适应这一变化?
市编办副主任王子健:今年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包括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向社会转移职能等。未来后续监管的压力确实比较大,但是,用传统方式监管,无论增加多少人可能都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市场主体和市场行为监管需要。同时,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本届政府任期内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那么我们更多要从存量上调配。
首先是向科技要效率,比如用电子政务审批平台、数据共享平台等信息化手段解放审批人员。其次是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将人员向监管一线倾斜。第三是在即将开始的机构改革中,继续推进大部制改革,人员编制优先向执法监管任务重的单位和岗位倾斜,加强监管力量。
关键词
3
社会中介组织会滥用承接职能吗?
南方日报:在后续监管中,社会中介组织将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承接职能,如何防止他们滥用承接职能,成为进一步改革的新瓶颈呢?
市社会组织管理局局长利伟中:在东莞登记注册的共有2500多家社会组织,其中行业协会有105家,在全市家具、电子等10多个行业实行“一业多会”,涌现出名家具俱乐部、律师协会等多个行业自律好、服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大的行业协会。目前,全市已经出台两批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共146家社会组织名列其中。
我们总体原则是注重培育扶持时必须规范管理,思路是建章立制、加强监督。
一方面我们提出六个领域的长效机制,包括规范运作、诚信执业、公平竞争、信息公开、奖励惩戒和自律保障,规范社会组织的内部建设。
另一方面我们也开展对社会组织的监督,主要包括社会组织登记评估和绩效评估体系,还有例行的社会组织年检。我们将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结果作为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购买服务的重要依据和条件之一。
此外,我们还提出建立社会组织联合监管机制。完善社会组织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和自律监管机制,构建民政、财政、税务、审计、价格、工商、公安、司法等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监督,齐抓共管的综合监管体系。
我们欢迎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开展对社会组织的监督工作,避免出现“二政府”的情况。
我还想补充一下,大家对于行业协会不要过分担忧。社会组织并不具备行政处罚权,但其可以通过行业自律行为,配合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监管工作。例如,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定期开展“年度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将会员企业信誉考核情况进行公示,对严重违规经营、违反行规行约、损害行业形象的会员企业采取行业自律措施,将结果抄报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处罚。再如,市酒类行业协会成立了“市酒类行业协管队”,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监督管理,维护和保障厂家、商家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统计,协管队成立至今,与市酒类执法人员在全市检查了近2000家酒类企业,查处制假售假企业400多家,查获涉嫌假冒伪劣酒品超过10000瓶。
这些都说明,社会组织在市场监管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