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超日债违约事件爆发 债市股市信用风险大增

来源:网络 2014-03-12 11:02:06

  超日债违约事件爆发债市股市信用风险大增  3月4日晚间,*ST超日(行情,问诊)发布公告称,“11超日债”本期利息将无法于原定付息日2014年3月7日按期全额支付,仅能够按期支付共计人民币400万元。至此,“11超日 ...

  超日债违约事件爆发 债市股市信用风险大增

  3月4日晚间,*ST超日(行情,问诊)发布公告称,“11超日债”本期利息将无法于原定付息日2014年3月7日按期全额支付,仅能够按期支付共计人民币400万元。至此,“11超日债”正式宣告违约,并成为国内首例违约债券,对应的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业内人士判断,随着违约事件的爆发,我国资本市场将增强对信用风险的关注。

  公募债打破刚性兑付传统

  超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违约的债券编号为“11超日债”第二期,由于公司流动性危机尚未化解,通过公司自身生产经营未能获得足够的付息资金;同时,公司亦通过各种外部渠道筹集付息资金,但由于各种不可控的因素,截至目前公司付息资金仅落实人民币400万元。

  公司拟于3月5日将付息资金划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用于本次债券付息,剩余付息资金尚未落实。而公司理应的支付利息8980万元难以全额兑付,公司只能支付400万元。也就是说,付息比例仅为4.5%。

  此前,“11超日债”债权人已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深交所和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违规发行”。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只是利息违约,但整个市场情绪都被撼动了。因为这几乎要让“中国式”刚性兑付的最核心领域“公募债务零违约”成为泡影。

  中诚信国际认为,11超日债无法全额付息,打破了国内债券市场零违约,真正让企业的信用风险完全释放出来,让投资者切身感受到债券的违约风险,增强投资者主动识别风险的意识。同时,这也是推动市场修正当前金融市场风险收益错配的开始,信用评级和信用利差也将更加有效地反映市场风险水平。

  债市、股市信用风险大增

  超日债违约打破了公募债的刚性兑付传统,是中国债券市场正常化的第一步,这也是对债券和股票投资者的一次风险教育。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分析称,超日债违约事件打破了债券本金利息刚性兑付的规律,对于债券市场的冲击是比较大的,市场也会对债券进行重新定价;同时,也将对A股市场产生一定负面影响,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复苏力度可能不及预期,将来是否有更多的公司债出现违约问题。

  事实上,经历连续三年亏损,“11超日债”已于2013年7月暂停交易,将在今年年中与股票*ST超日一同退市。2013年1月上海超日曾经以涉嫌“未按规定披露信息”而被证监会调查,并且导致评级公司鹏元资信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表示,市场对超日债的违约早有预期,虽然该公司在2013年3月如期兑付了首期利息,但违约风险一直高悬,自去年7月以来一直处于停盘状态。当2013年公司经营继续亏损的消息坐实之后,债券违约已在所难免。

  “但这次违约仍然超出部分投资者的意料,他们大多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当地政府会从中协调、安排兜底。”魏凤春说,2014年投资者必须抛弃政府兜底的思维窠臼,包括信用风险在内的风险意识必须确立,因为金融改革的另一面就是风险的有序暴露。

  或改变成长股、价值股“两端走”格局

  可以预期,违约的发生必将增强市场对信用风险的关注,从过去的被动接受风险变化向主动识别风险转变。无论是债市还是股市,投资者都会重新审视各类证券的投资风险。

  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近期曾指出,2014年中国股票市场将不是业绩驱动,而是风险驱动。相关机构对金融风险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后续股市的格局,如果中国刚性兑付的现象不改变,成长股、价值股“两端走”的特征将继续维持。

  “超日债违约将改变市场对政策方向的认识,如果政策方向有调整,可能会导致冰山一角暴露后,市场预期更多问题进一步暴露。”国泰君安判断,股票市场的风险偏好在短期内将急剧变化,A股短期内或不存在明显的投资机会。

  华泰证券(行情,问诊)宏观分析师徐彪称,短期股市风险偏好料受负面冲击,高负债行业首当其冲,相比而言利好国有企业,对地产影响偏负面。如果超日债事件仅为事件性冲击,不利小股票但影响有限,对市场的负面冲击也将逐渐被消化。如果超日债事件引发系统性违约,或将逆转小盘股占优的风格局面,市场出现先破后立的局面。

  国泰君安建议,A股投资者以全面撤退的姿态避险,可配置防御性强的板块,如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等。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央行新规明年起实施 多家银行已取消信用卡超限费


扬州网-扬州日报 2016-11-22 09:44:21

信用评级清一色AAA遭质疑


网络 2014-08-27 21:29:13

优胜劣汰受阻 上市公司信用两极分化


国际金融报 2014-05-26 09:43:5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