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超日债违约昨未引发踩踏 引爆信用事件利好债市

来源:网络 2014-03-06 10:54:35

  3月4日晚间“11超日债”(简称“超日债”)发布公告称,不能按期全额支付利息。这是中国债市首例实质性债券违约事件,被认为将会改变投资人的“兜底”依赖,引入对风险的市场化评估,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从昨日银行间债 ...

  3月4日晚间“11超日债”(简称“超日债”)发布公告称,不能按期全额支付利息。这是中国债市首例实质性债券违约事件,被认为将会改变投资人的“兜底”依赖,引入对风险的市场化评估,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从昨日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看,涨跌互现,并未出现蜂拥抛售信用债的“踩踏”行为。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对今年债券违约事件爆发都早有预期,引爆信用事件其实有利于债市的优胜劣汰,也有助于经济转型升级。

  ■新快报记者 强燕

  城投债跌幅较大

  超日债是*ST超日(002506)于2012年3月7日发行的公司债券,该笔债券至2014年3月6日期满2年,第二期利息原定付息日为2014年3月7日。超日债日前的公告称,“本期利息将无法于原定付息日按期全额支付8980万元,仅能够按期支付共计人民币400万元”。

  正如多位业内人士所言,超日债此次违约已在预期之中。早前的公告显示,2013年7月6日,因*ST超日连续两年亏损,超日债暂停上市,今年2月28日,*ST超日发布2013年年度业绩快报,预计公司在2013年年度继续亏损13.31亿元,而这已是*ST超日第三年连续亏损,按照上交所的规定,超日债将终止上市。

  不过,因为此前爆发信用风险的海龙债、赛维债都得到了有关机构的兜底而得以顺利兑付本息,因此,部分资金对超日债有同样期待。在其暂停上市前几天还出现成交量放大情况,显示有投资者博其不会违约。

  超日债日前的违约举动对持有人显然造成很大损失,但对昨日的债市整体冲击有限,银行间债市和交易所债市都是涨跌互现,一些评级较高的信用债涨幅超过4%,部分城投债则大跌,如“13洼城投”、“12渝兴债”的跌幅超过6%,“12宜财投”、“13苏华靖”分别跌5.24%和5%。

  除城投债外,部分企业债也出现明显下跌,交易所债市中跌幅最大的为“13三福船”,跌了4.61%,2月底被列入信用观察名单的“11中孚债”、“12中孚债”分别跌4.22%和3.26%。连续两年亏损可能被进行退市风险警示的华锐风电的债券“11华锐02”昨日也跌1.71%。“11华锐02”被国信证券认为是违约风险较高的债券。

  另外,昨日场内杠杆债基也有所回落。信达利B领跌,跌幅高达9.52%,丰利债B等多只杠杆债基跌幅也在2%以上。

  基本面较差的企业债需警惕

  对超日债的违约,业内人士多认为,信用风险的爆发对债市整体而言,反而是有意义的事件。

  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就认为,超日债违约打破了公募债的刚性兑付传统,是中国债券市场正常化的第一步,这也是对债券和股票投资者的一次风险教育。

  美银美林在昨日发表的报告中预计,2014年中国政府将严肃清理日益攀升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债务,部分债券和信托产品违约的可能性将大增。报告同时认为,无需对此感到担忧,因为部分债务产品违约的规模,不同于重要金融机构的破产; 企业债券和信托贷款的违约,不会导致信用紧缩,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增长7.6%的预估抱有信心。

  市场昨日对超日债的反应也在预期中。魏凤春表示,就债市而论,超日债违约的整体性或者趋势性影响不大,主要在于内部结构的分化。由于风险意识的回归,避险资产如国债、高等级信用债等前期攀高的收益率有望继续走低,而能源矿产以及其他产能过剩行业的产业债,将因这次信用风险的爆发而重新定价。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杨青丽昨日也表示,去年以来,债市风险已经逐步暴露,今年债市风险继续上升。虽然1月份发改委表态允许地方政府借新还旧和允许平台公司发行部分债券置换高利率短期债务,使得城投债风险上升趋势暂告一段落,但也使得信用风险向信用债、公司债转移和集中。

  而据交银国际统计,2013年末,到期收益率超过10%的各类信用债为86只,到3月4日,已进一步上升到146只。这一数据显示市场对这些债券的风险已经有所警惕。

  超日债违约对债券一级市场的影响或更大。有券商投行人士透露,最近在发的民企债券,“根本没人看”。

  对于后市,业内专家认为,对基本面较差的企业债应保持审慎,此外,对信托计划、中小私募债的风险也需要重新评估,投资者在参与时需要更重视风险因素的控制。

  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管清友也表示,超日债违约,刚性兑付打破第一单。刚性兑付打破未必是坏事,不破不立,风险释放有利于市场出清、结构调整和改革推进。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国家邮政局以抽查推进快递业信用体系建设


中国信息产业网-人民邮电报(北京) 2016-07-18 09:44:29

沪市放开信用账户打新


第一财经日报 2014-09-19 16:10:00

携程用户信用卡 机密信息遭泄露


网络 2014-03-24 20:14:08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