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您看中的这套房子昨天已售出,这里还有类似的房源,可以向您推荐吗?”在数百条房源信息中好不容易看上一套,却得到这样的答复,您是否有过这样的遭遇?截至2月24日,有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假房源, ...
“对不起,您看中的这套房子昨天已售出,这里还有类似的房源,可以向您推荐吗?”在数百条房源信息中好不容易看上一套,却得到这样的答复,您是否有过这样的遭遇?截至2月24日,有近七成的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假房源,发布虚假房源似乎成了业内的潜规则。
网络房源信息遭遇诚信危机
记者在网上随机寻找了10套房源信息,结果发现只有3套房源“马上能看”,1套房源“房主出差,近期看不起来,可推荐其他房源”,其余6套“已经售出,还有同类房源可看”。
购房者孙先生告诉记者,之前他看了一套123万的二手房,标明是“精装,拎包住”,还写了“个人房源”,打电话过去却发现是房产中介。“中介也就算了,我还是要看房的。实地一看,根本不是精装修,只能算简装,卧室的墙纸都有发霉的味道了。这些跟房源描述完全不相符。”孙先生气愤地说,此后他再也没上网找过房源。
市民华女士也有同样的遭遇,一连找了五六个房源,都说已经出售了,一着急她就跟中介说怎么都是假房源,对方一句“信息没来得及更新”敷衍了事。
网上房源信息正遭遇诚信危机。在调查中,有67.9%的受访者表示“在网上找房或租房时遇到过假房源”,56.1%的受访者表示“不完全相信网上房源信息”,只有7.2%的受访者表示“相信网上房源信息”。
发布虚假房源就是为了“钓鱼”
打电话询问在网上看中的房源信息,却被告知已售出,然后中介要求留下电话并推荐其他房源。这样的虚假房源,调查中许多人表示遇到过。
有中介人员坦言,市场竞争激烈,谁先获得客户资源谁就有可能先推销出房子。所以,他们要在第一时间锁定目标群体,虚假房源给他们带来的正是这部分有购房需求的人群。
“比如购房者打电话咨询的是某区域的学区房,我们就会有针对性地推荐同价位的学区房,甚至还会游说购房者去看其他区域的学区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介人士表示,这类购房者就是潜在客户,也许一个月内不买,但有可能两个月以后会买。
眼见为实,学会辨别真假
虽然不少购房者都知道二手房网上虚假房源有很多,但还是会在上面寻找“幸存真房源”。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一些方法可以筛选出一部分虚假房源,比如报价比同行低5万元以上的,基本就是不存在的虚假房源;同一个照片放在了不同的户型上,那肯定也是假房源,可以忽略不看;有些房源在某名校附近,但不算学区内,价格比学区房便宜,房源信息会被描述成“与某名校一街之隔”,让人误以为是学区房,以此吸引购房者。
“筛选房源时,必须把网上挑选和实地考察相结合,不能贪图便宜。”南京链家市场部尹筱沁表示,各家中介发布同一个房源,不能只看报价,还要看服务和诚信。要减少虚假房源现象,中介要从自身做起。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