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武汉市一女子乘坐公交车先后往投币箱里投了8张百元大钞,司机发现制止,该女子却表示,她以前乘这两路公交车时经常逃票,现在是来补偿的。公交公司表示,女乘客的举动很感动但并不可取,希望其取回多余的 ...
近日,湖北武汉市一女子乘坐公交车先后往投币箱里投了8张百元大钞,司机发现制止,该女子却表示,她以前乘这两路公交车时经常逃票,现在是来补偿的。公交公司表示,女乘客的举动很感动但并不可取,希望其取回多余的票款。(据2月20日《武汉晚报》)
作为一种失范行为,逃票是“浑水摸鱼”的典型。公交车上人满为患,司机忙于开车无暇监督,是否投币、刷卡在很多时候依靠乘客的道德自觉和行为自律,少数乘客就选择逃票。一位从前经常逃票的乘客为之前的过错“埋单”,说到底是一种良知救赎,是诚信回暖的反映。
乘客与公交车之间建构了合同契约关系。逃票既是对契约关系的破坏,也是公共精神缺失的产物。
从表面上看,逃票的社会危害性并不大,可是,当人们经历了无数次逃票之后,就会对这种失范行为的容忍度增大,最终产生自私麻木态度。对于一个以前经常逃票的乘客来说,能够保持道德“耻感”和良知敏感,并采取补偿举措,实属难能可贵。
无论是“试一试”的侥幸心理,还是“别人都如此”的从众心态,逃票虽然实现了成本最小化,却在个人的诚信记录和道德履历上留下了“污点”,成为当事人挥之不去的“精神痛点”。
正如中国防艾宣传大使濮存昕所言:“哪里有污点,就在那里画一个太阳”。有污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污点,我们失去了“改过自新”的信心和勇气。在没有外部压力的情况下,这名乘客敢于正视不光彩的经历,敢于为曾经的过错承担责任,同样是在用细节推动社会进步,值得尊重与肯定。
监督方式防骗必读生意骗场亲历故事维权律师专家提醒诚信红榜失信黑榜工商公告税务公告法院公告官渡法院公告
个人信用企业信用政府信用网站信用理论研究政策研究技术研究市场研究信用评级国际评级机构资信调查财产保全担保商帐催收征信授信信用管理培训
华北地区山东山西内蒙古河北天津北京华东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华南地区广西海南福建广东华中地区江西湖南河南湖北东北地区吉林黑龙江辽宁西北地区青海宁夏甘肃新疆陕西西南地区西藏贵州云南四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