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涟源市、新化县数所小学出现学生就餐后身体不适的现象。随后,35名相关责任人因此事故被免职、降职、记过。 近日,湖南省发布《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 ...
2013年9月,涟源市、新化县数所小学出现学生就餐后身体不适的现象。随后,35名相关责任人因此事故被免职、降职、记过。
近日,湖南省发布《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规定了政府、企业等各方的责任,强调进一步加强消费品在质量监管中的地位,建立市场准入退出机制,情况严重、恶意违法的企业和法定代表人可能“终身出局”。
监督重心转移到产品安全性能
《意见》称,今后将进一步突出消费品在质量监督中的地位,将政府部门的监督重心从质量的一般性要求转移到安全性能上来,把保护消费者作为政府监管的核心任务。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实施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对企业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进行政策扶持,优先推荐参加各类政府质量奖项以及名牌评选,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
据了解,早在2012年,湖南省质监局就启动了重点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级分类监管工作。2013年12月26日,湖南省又正式开通重点工业产品分类监管信息化平台,解决企业缺漏、名称不全、监管信息零乱等问题,并由质监部门定期公布企业信息供市民参考。
《意见》明确确立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级分类监管制度,要求按照产品安全风险程度分类、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分级、质量要素现场核查分等,结合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既有能力和实现程度,运用多种方式、不同频次进行监管。
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
《意见》还要求,要积极开展企业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加强搭建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以物品编码为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全面建立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布“黑名单”。失信企业“黑名单”和行政处罚案件查处结果,作为失信信用信息,列入信用数据库。
早在2013年8月,湖南省已推广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以长株潭地区为试点,在大中型企业管理绩效考核中,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
《意见》强调,对不能保证质量安全或出现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坚决采取停产整顿、关闭取缔,对恶意违法的企业和法定代表人探索实施“终身出局”制度。同时,探索实施重大工业项目质量准入评价制度,把质量监督前移到工业项目立项和投诉环节;探索刑事司法力量先行介入的行政执法模式,推动假冒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
《意见》明确构建和完善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实施、社会参与的质量强省的工作格局。建立产品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加强对市、县两级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的质量工作考核。考核结果适时公布,并作为对政府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扩大“12365”、“12312”、“12315”、“12316”、“12331”等申诉、举报热线的作用,完善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