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快递业面检依旧形同虚设:未开箱已盖好验视章

来源:网络 2014-01-08 15:05:47

  日前,圆通的“夺命快递”让快递业安全问题再受关注。  国家邮政局曾多次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快件在收寄时要“开箱验视”,即“面检”,杜绝危险品收寄,为快递业的安全建立第一道防线。上月23日,国家邮政局下 ...

  日前,圆通[微博]的“夺命快递”让快递业安全问题再受关注。

  国家邮政局曾多次下发文件,明确要求快件在收寄时要“开箱验视”,即“面检”,杜绝危险品收寄,为快递业的安全建立第一道防线。上月23日,国家邮政局下发紧急通知,开展落实收寄验视制度专项整治。

  “严查”之下,“面检”是否有所改善了?快递业的安全问题,又是否是一个“面检”所能解决的呢?

  面单上“验视”章早已敲好

  记者准备了几个包裹,内装化妆品、工艺品等多种常见物品。自行打完包后,分别到附近的顺丰[微博]、韵达、中通等多家快递公司网点投寄。

  在顺丰,快递员坚持要拆开看里面是什么,并完成拆包、查看、打包等动作。记者表现出不悦,对方说:“最近查得严,每个件都要开箱检查”“除非长期合作客户,你第一次来寄,我们谨慎点也是没办法”……

  在其他几家快递公司,工作人员收件后,均只是口头问了句:“里面装的什么?”记者随口说了“礼品”,对方摇了摇箱子,觉得无异,便收件了。“不需要拆开检查吗?”对方回答:“我们也看的。看你这样的,也不像会寄危险品的人。”不过,对方也坦言,如果真有顾客寄危险品,自称是其他东西,又包装得比较好,确实容易“蒙混过关”。

  最让人意外的,是韵达提供记者填写信息的快递面单上,竟然已敲好了“验视”章和公司的章。工作人员解释称,这些面单是提供给长期合作客户的,“提前盖好章,省事!”

  “开箱验视”执行难原因复杂

  “没有哪家快递能做到件件‘开箱验视’。”圆通速递一名负责人说,“开箱验视”执行难是全行业公开的秘密。

  最根本的原因,是快递企业无法承受“开箱验视”带来的经营成本。快递业门槛低,低价竞争激烈,依赖快节奏和规模优势,勉强维持微利。以圆通为例,其上海分拣中心每天要处理收件45万至55万件,加上中转件,每天有数百万的快件在流通。一件收件看完、封好,少说要增加2分钟,这个数字再乘上55万,时间成本巨大。在人力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代价必然是放慢节奏,少收件。少收件必然带来一系列的经营问题。

  曾有专家建议,可以要求企业安装安检设备,进行集中安检。圆通速递负责人介绍说,大量通过地面运输的区域件,并不过安检设备来安检。原因是,每晚上千吨的快件打包成一袋袋后,再全部过一下设备也是项巨大工程,时效上不允许。

  另外,很多消费者对快递员拆包查验感到反感,这也加大了执行难度。

  同时,快递员“开箱验视”全凭自觉,企业缺少监督手段,除非采用“钓鱼”式方法,否则无法了解快递员是否照章办事。

  保障快递安全应是系统工程


  一个保障安全的措施,却因成本等原因得不到实施,困境如何破解?

  采访中,几家快递企业希望行业管理部门能重视快递业低价竞争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跑量”、“价格战”的竞争态势,引导快递行业回归正常的利润空间,让企业有余力来推行“开箱验视”。

  客观地说,快递行业的公共安全的确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开箱验视”来保证,理应通过制度设计,让快递企业、寄件人等各方面都负起责任。

  比如,应给予快递员适当的法律地位,将验视权和拒绝收货权延伸;对于一些难以区分是否违禁的物品,如何处置应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对于快递员“开箱验视”或企业抽检未有效查出危险品导致的相应后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快递企业和寄件人的权责;快递员、快递公司、监管部门之间,应建立分步审查制度,而不能仅仅依靠快递员。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狂欢的“双十一”为何让人忧?


新华网 2018-11-06 16:31:25

地方债,信用评级“准”吗?


网络 2014-06-30 15:06:37

“无人监考” 能否考出诚信?


新华网 2014-05-27 19:21:49

谁来为携程信用卡危机买单?


腾讯科技 2014-03-24 08:55:42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