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8-2626

乱扔简历也会泄露个人信息

来源:网络 2013-10-26 23:56:56

眼下又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季节,海投简历成了不少同学的首选。不过,这些同学的简历,用人单位很可能连看都没看,就扔进了垃圾堆。昨日,读者李先生就在厦门大学附近一垃圾堆里发现了不少求职毕业生的简历。(10月24 ...

眼下又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季节,海投简历成了不少同学的首选。不过,这些同学的简历,用人单位很可能连看都没看,就扔进了垃圾堆。昨日,读者李先生就在厦门大学附近一垃圾堆里发现了不少求职毕业生的简历。(10月24日《海西晨报》)

将求职简历扔进垃圾箱,个人信息的泄露也就在所难免。对于那些利用个人信息行骗,甚至实施犯罪行为的无良者而言,这些扔在垃圾箱的简历若被他们捡到,后果无法想象。对个人信息的泄露,我们也已早有耳闻。生完孩子,推销奶粉的电话马上就到;买了车子,推销保险的电话立时跟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网上公开贩卖个人信息现象,也早已屡见不鲜。

此中足见,个人信息被滥用、被侵犯已到了触目惊心之程度。然尽管如此,各方都积极呼吁的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综合性、基础性立法,即个人信息保护法却一直难以出台。这警醒我们,扎牢个人信息的“防火墙”,严惩恶意泄露、贩卖个人信息不法之举,均要依靠法律亮剑。因此,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迫在眉睫。

由此我想,将求职简历扔到垃圾箱之举,是不是也属于泄露个人信息之举?尽管当事者可能主观上没有此意,但其造成的实际结果,却很可能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正确地保管、处理各类求职简历,用人单位应该能够完全做到。最简单的办法,也可将求职简历撕碎,然后再扔进垃圾箱。如此,既处理了简历,又能保护个人信息不至外泄。

因此,保护个人信息不禁需要法律给力,也需要每个人增强这种保护意识。如果大家都将求职简历随手乱扔,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泄露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这个意义上说,乱扔求职者的简历,不但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也为泄露个人信息买下了隐患。

中国信用财富网转发分享目的是弘扬正能量
关于版权:若文章或图片涉及版权问题,敬请源作者或者版权人联系我们(电话:400-688-2626 史律师)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并请权利人谅解!

相关推荐

孔晓艳代表:推动个人信用立法


北方网 2017-03-08 09:44:54

提醒:不要轻易透露自己身份证号码


互联网 2016-12-14 12:20:40

7月新规(图)


互联网 2016-07-03 13:48:02

图解交通信用管理办法


2015-01-17 19:27:10

信用卡立“信”亟待教育补位


网络 2014-10-10 22:27:25

三万多“老赖”上黑名单


扬州网 2013-11-17 20:16:15
关于我们 —分支机构 — 免责声明 — 意见反馈 — 地方信用 — 指导单位: 中国东盟法律合作中心商事调解委员会
Copyright © 2007-2021 CREDI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信用财富网 统一服务电话:400-688-2626
备案/许可证号 滇B2-20070038-3 本站常年法律顾问团:北京大成(昆明)律师事务所